听到老师这句话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因为我已经实践过了。
之前参加了一个线下的父母课程,自我介绍的时候,有的人没有露出笑容,有的人没有看我。自己的状态很快就下来了。
后来开始了自我觉察及转化,步骤如下:
觉察:情绪有点低沉,感觉自卑,脸颊有点发麻,能量有点低。
分化:她的情绪是她的情绪,她的脸色是她的脸色。我的是我的。
调整:与对方正常沟通。
静化:那是她的情绪,跟我没关系。我不用过度去承担她的脸色。
反思:为什么别人的脸色会让我觉得我不好。我投射认同了,我认为那是对我的。(小时候妈妈对我脸色不好,我以为是我不好)
整合:我的情绪容易受别人情绪影响,容易投射认同。
定位:别人脸色不好的时候,那是她内心有心事有问题,不是我有问题。
创造:可以尝试去思考他怎么了
后来,回到家看到老公的脸色不好,我马上就去想老公怎么了,注意力放到了老公身上。然后,去共情老公,“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学习,但你也没阻止我,我还是很感谢你的支持的。”老公的情绪后来也缓和了不少。这是自我觉察转化后,应用成功的一个方面。
再后来,和一群家委采购班级用品的时候,带头人是我认识的,貌似对我也比较冷淡,然后就会不自觉地想,她怎么了,我的状态也没有受她的脸色的影响。感觉很神奇。应该就是我在老公那里成功的体验,让我成长了。所以自我成长是需要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