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211《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十四卷-10
天下之势倒悬
天下的形势,如同一个人正在脚朝上,头朝下倒吊着一样。天子是尊贵的君主,就是天下的头颅,四方蛮夷是天下的双脚,因为他们是卑贱的臣属。
现在匈奴态度傲慢,侮辱朝廷,侵夺地方,劫掠人民,极为不敬。但是汉朝廷却每年向匈奴奉送黄金、丝绵。使双脚反而朝上,这样倒吊着,谁也不能解救。国家到了如此地步,值得人们为此流涕悲伤。
现在陛下不去进攻强敌而去猎取野猪,不捕捉造反的盗贼而去捕捉圈养的兔子,沉湎于微不足道的娱乐之中而不考虑消除大患,威德声望本可以远播,但现在却只能传到距离长安数百里外。朝廷的威望和政令没有效力,这又是值得为之流涕悲伤的地方。
现在平民居住的房屋,可以用皇帝用的装饰材料去粉饰,地位下贱的妓女戏子,可以用皇后的头饰来打扮自己。皇帝自己身穿粗布衣服,而那些富民却用华丽的绣织品去装饰房屋;皇后用来加在衣领的边饰,平民的小妾却用来装饰鞋。这就是我所说的悖乱。
如果一百个人生产出来的丝绵绸缎满足不了一个富人的穿用,要想使天下不受寒冷之苦,怎么能办到呢?一个农夫耕作,却有十个人来分食,要想使天下人不受饥挨饿,是不可能的。天下百姓饥寒交迫,要想使他们不做奸邪之事,是不可能的。这是应该为之深深叹息的。
商鞅抛弃礼义和仁爱恩惠,心思全在于进取。他的新法在秦国推行了两年,使秦国的风俗日益败坏。所以秦国的人,家中富有的,儿子长大成人就与父母分家;家庭贫穷的,儿子长大后就出去做卑贱的赘婿。
儿子借农具给父亲,显示出施恩的表情;母亲来拿簸箕扫帚,立即遭到责骂;儿媳抱着怀中吃奶的婴儿,竟与公爹并排而坐;媳妇与婆婆关系不好,就公开吵架。
秦人只知慈爱儿子、贪求财利,这与禽兽已没多大区别了。直到现在,秦人的这种残余风俗还未改变,抛弃礼义,不顾廉耻,一天比一天严重,可以说是每月都在发展,每年都有不同。
人们在做某件事之前,并不考虑是否应该做,而只考虑能不能获取利益。现在甚至已有子弟杀其父兄的事情了。
而朝廷大臣只把郡县地方官员不在规定期限内向朝廷上交统计文书作为重大问题,对于风俗恶化、世风败坏却安然不觉惊怪,耳闻目睹都不能引起注意,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移风易俗,使天下人回心归向正道,这不是那些庸俗的官吏能做到的。陛下自己若不忧虑这些问题,我为陛下感到惋惜!怎么不现在就确定根本制度,使君主像君主,臣子像臣子,上下各有等级,秩序井然。
这一制度一旦确立,后世子孙可以久安,后代君主就有了可以遵循的准则了。如果不确立根本制度,如同横渡江河却没有揽绳和船桨,行船到江心遇到风波,一定会翻船。这是值得深深叹息的。
感思:这一篇中心思想是现在的汉朝对待匈奴过于柔和,缺乏根本制度准绳,导致世风不讲礼义廉耻,值得为之流涕和叹息。
贾谊指出,当时社会秩序错乱,贫富悬殊严重。富者广蓄奴婢,巧取豪夺,逐渐形成了称霸一方的豪强势力。这种“无为”政治产生的“暴发户”,以其强大的财力威胁经济稳定,构成挑战国家权威的隐患。
他主张以“有为”政治强力整顿社会秩序,通过礼法结合的方式改变世风民风。依靠法律保证道德下限,依靠教化提升道德境界。
文中贾谊的描述仿佛一幅画卷,白描了当时富人,平民的日常生活代表性的片段。描绘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社会风俗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新现象。透露出贾谊对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的忧虑和不满。
从贾谊的角度来看,这段描述带有对商鞅变法某种程度的否定。古代文献中对商鞅变法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社会伦理道德、民众负担、法律严苛以及变法后续影响等方面。这些批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商鞅变法在多个层面上的担忧和不满。
因为商鞅变法追求绩效目标的激进,确实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风俗和伦理道德的变化,甚至出现负面的影响。
然而商鞅变法作为秦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这个积极结果是无法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