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的数学欣赏课首先是一个思维展示课,他展示的不是儿童的“作品”,而是各种各样的聪明人解题的策略和方法。它还是灵动的、很好玩的课,它让学生的思维从一个角度变换到另一个角度,从一种方法变换到另-种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变换的过程中灵活地跳跃,就像做一个很有意思的探险游戏。它还是很高超的示范课。俞老师的欣赏课是随意的、不留作业的。他也从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方法。欣赏,就是目的。只要学生觉得开心,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就行了。然而,当你面对一个挑战你的智力游戏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你能不被那奇妙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打动吗俞老师的数学欣赏课就是很打动学生的。学生的心灵在和聪明人的无言的交流中受到触动。这种触动就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动力。这些聪明人和聪明的解法就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喜欢数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2002年著名数学家防省身曾提了这样一句话寄语青少年儿童:数学好玩。同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丛书,名字就叫“好玩的数学”。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美国数学家符拉基米尔・福沃特斯说:“数学是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因此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数学的美丽使研究数学成为一种乐趣。”美国著名数学史学家克莱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给人快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孩子们当中,真正能够感受这种魅力的人却很少。有很多人出于功利的目的,逼着孩子去学奥数,这样不但害了孩子,也掩盖了数学的魅力。在帮助小学生体会数学真正的魅力方面,俞老师的数学欣赏课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他的欣赏课能让学生对面前展示的智慧精华感到惊讶甚至震惊。他们总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感受着数学无穷的魅力,体验着创造的喜悦。
数学欣赏课的横空出世,像一道清泉注入干涸的教育土壤。当多数数学课堂还在题海战术中沉浮时,俞老师以先锋者的姿态,将数学还原为智慧的艺术展演。这种突破传统框架的探索,不仅开辟了教育新境,更揭示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应是智慧的启迪而非机械的演练。
数学欣赏课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消解了传统课堂的功利性桎梏。当孩子们不再被分数与作业压迫,数学回归其本真状态——克莱所言"提供一切快乐"的智慧游戏。课堂上灵动的思维碰撞,恰似数学家福沃特斯描绘的"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在自由的探索中,数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堆砌,而是充满张力的智力冒险。这种教学实践印证了陈省身"数学好玩"的箴言,让抽象的数学符号焕发出诗歌般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