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反叛是在树立自己的边界
2.看见孩子的需求,不断地突破自己
3.信任,去信任,去承受给出信任之后,没有回报的后果,给出去的信任后接不住孩子的反馈,达不到我的预期,信任崩塌的时刻,自己如何调整?
4.爱是尊重,信任,理解,边界,规则
紧箍咒要有,信任要有
5.电子产品,时间安排不合理,用网时长过度,无规划和管理,我生气,焦虑,担心,这是源自于爱,我会情绪失控,争吵,说教,咆哮,孩子会反抗,失效,关系僵化,放任,我感到无助,是想帮助孩子成长,真正帮我孩子,实现目标:更好的自律,自我管理,有规划,本质上是想要跨越问题实现成长,改善现状(具体做法),调动主动性,帮助孩子,去运动,去和朋友建立联结,从现实中亲子互动,自己更多的成长和学习,情绪和内在稳定,明确养育大方向,彼此有真心,走心的交流和对话。
6.实际相处时有信任,尊重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边界,自我探索,尊重自己的感受。
7.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大人的预期有差异,要挖掘我对他的爱,把它变成长期的互动,不断地打破我自己的不可能,打破我自己的原则和认知,不断地被打破,和长辈,队友的互动也在逐渐打破情绪,言语,认知和焦灼状态时,看见孩子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成长,和孩子分享故事,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共同绘本阅读,找切入点,亲子共闻,打开渠道的同时,没有灌输和框架,孩子会好奇地试着探出头来看看,不去限制孩子,而是尽量打破我的限制,帮助他拓展视野!这个过程,需要妈妈的支持,鼓励,对妈妈的挑战也大,妈妈自己需要开天辟地的力量。
8.我们的期待会内化成孩子的信念,对孩子的期待,要发大愿,要大爱,小爱会限制孩子的成长(有条件的爱是自私)
孩子的成长和我们的期待不一致时,如何信任孩子?是去压制吗?一切为了你,我是为你好等,会让孩子成为傀儡,假如全然放手不管,也会变成溺爱
9.帮助孩子克服障碍,树立规则,边界(哪些地方?如何建立?需要讨论),减枝过度会失去生命力,不减枝会长歪,也会失去生命力。
10.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源自于有自由,有边界
无自由,无边界,失控,无目标,放任
无自由,有边界,失去自我,处处是压制,内心反抗,不配合,没有尊重和理解
有自由,无边界,溺爱
11.遇到事情就发脾气,会让事情从反向发展,所以停下本能反应,回到自己的内心,看自己的情绪,迎接情绪,多看书,休息好,建立家庭紧箍咒
1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有条件的积极养育(区别于“为你好”的借口),爱本身是有自由有规则,以爱和信任为基础,打下坚实的亲子关系网,有弹性在(边界可以调整),允许孩子去犯错,去纠偏,去体验。
13.不去控制,内心装满爱,帮助他,启发他,跟随他,因人而异,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实现爱和引导,终身成长的大目标,对爱生出敬畏之心
14.冥想练习: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对婴儿的爱,纯真,但不是所有,规则背后的大爱,设想一下孩子成人后,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最想要的是什么?
信任,想一想亲子关系的目标?陪伴,需要时扶他一把,鼓励,把对孩子的预期落实到每个当下,有条件不是爱,是控制,无条件的关注就像大地的包容,如此稳定,大地也会地震,也会火山爆发,如何在爆发后(发脾气)复盘,变成营养,需要我们迭代和反思。
15.生出属于孩子自己的信心,拥有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