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心得:
4.22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释义: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
感悟:轻诺之人必不重信。一个人随意许诺,不仅活得非常累,而且容易失信。作为一个谨慎的人,说出的话,做的事情要三思而行。不应该以说到做到为荣,而应该以谨言慎行为荣,说出来的话做不到是非常羞耻的。说到做到,并没有什么,那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底线,而说到做不到,并没有什么好夸赞的。
4.23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释义: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感悟:这句话重点理解约,可以解释为约束、简约等等,与之相反的就是放荡和奢华,观察这个社会,人们更容易做到的事情是放纵自己,所以约束自己的人就成为非常少见的,而约束自己行为的人也会更少的犯错。这是孔子比较倡导的君子所为。可以说是有节制又恰如其分行事的人太少了,所以修炼就是不断的克制约束自己又乐在其中。
4.24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感悟:少说话,多做事。其实这是有心理依据的,若是说的多了,那自然做的就少了,但现在社会讲究的是说了大家才知道,就是宣传的作用,可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做事,即便吹得天花乱坠,也是无根之萍,一折就倒。所以先多做,做完了之后再去说,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4.25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感悟:不要担心没有人理解,只要向着正确的道义去不断努力奋斗,就会发现有许多人一起同行,吾道不孤就是这个意思,前提是做的是有利于他人的正确的事情,才能让大家接受,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而聚集了志同道合之人,以利为枢纽,终将会因为利益伤害自己。
4.26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释义:子游说:“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感悟:人与人之间要讲究适可而止和保持一定的空间,作为臣子,劝谏君主是职责,但君主如果一意孤行,再多的劝诫,就会招致侮辱,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就会变得疏远。这时候多说多错,反而不如给彼此一个距离,我尽到我做朋友的劝告,听不听由你。真正的友谊不是协同一致,而是你有了麻烦,最后我能搭把手帮忙,这就够了。
5.1 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释义: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感悟:人身上一旦贴上了坏人的标签,就很难撕下来,与此同时别人与他相交时也需要更大的勇气。这时候,人要保持一种恰如其分的自尊,才能应对他人有色的眼睛。孔子在这方面就非常豁达,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女儿嫁给出狱的人,即便这个人没有过错。但舆论如此,女儿的婚姻会很艰难,或许公冶长这个人确实有独到之处,能让孔子另眼相看。
5. 2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释义: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感悟:南荣这个人确实是非常优秀,孔子也对他称赞有加,所以他把自己的侄女儿嫁给了南容。从孔子的评价中可看出他是一个灵活机变的人,在盛世的时候,可以有所作为,在乱世之事,可保全其身,没有一些见识和格局很难做到,是个不错的人才。对我的启示是,审时度势也是一种能力,要像南容这样的人才学习。
5.3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释义: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好品德的呢?”
感悟:孔子评论自己的学生,在夸赞他的同时,也夸赞了一下自己,这种君子是从我这里生长出来,大概说自己也有培养君子的土壤,有教导他成为君子的能力。
5.4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释义: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感悟:孔子在评论子贡的时候,说他像一种祭祀的器皿瑚琏,所以结合孔子曾经说的君子不器,对于子贡的评价确实有点偏低,子贡是一个非常有能力且对孔子非常敬重的学生,所以孔子对他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也许是希望他能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对我的启示是,人不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物件,人是充满可能性的,但现在,我们常常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自我终结了许多机会,过早的将自己塑形,这样的人生又有何作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