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家长护犊,老师怎么办?一
最近,我工作室的徒弟,年轻的班主任侯老师遇到一件棘手的事——
她在办公室在处理学生打架时,一旁的老师质疑学生交代事情的真实性,不料学生竟愤然摔笔,破口大骂。
幸好被同办公室其他老师及时制止。
叫来学生家长,家长居然百般庇护,为自己孩子开脱。
侯老师把问题反映到学校政教处,政教主任以“试读生”处理,留校查看。
学生停课三天后,返回学校,当天又在餐厅与生活老师出言不逊,气得生活老师找到班主任和政教主任哭诉:我这么大岁数,让这毛孩说三道四?
学生在教室肆无忌惮,与班长争吵,被学生举报。
班主任侯老师告知家长,家长居然反问:学生说的是实话吗?
家长护犊如此,让年轻的班主任头疼不已。
面对护犊的家长,班主任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一向主动防患未然,把工作做到前面。
平时在管理、家校沟通中,宣讲自己的教育理念,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因此,至今尚未遇到如此“不讲理”的家长。
但面对这样的案例,与这样“护犊”的家长该如何过招,确实也引发我的思考。
下面试从沟通策略入手,谈一下与“护犊”家长交流的几个原则,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冷静平和
面对有偏袒之心、“护犊”心重的家长,班主任千万不能被家长的情绪带跑,努力保持冷静理性。
一旦因为感到家长有过度溺爱保护的言行,立即尝试换位思考,保护心态平和。
否则,情绪一旦失控,矛盾势必升级,不利用问题的解决,还会将本不严重的问题扩大化。
做老师要想到,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家长。
护犊的家长,看似爱孩子,其实在害孩子。
过度溺爱的后果,他们会迟早会尝到,我们尽到提醒、教育的作用即可。
至于能不能改变家长的固有认知,并不是我们一番话、一件事能触动得了的。
二、理解情感
做班主任要能够理解护犊之心是人——尤其是做母亲——的天性,是人之常情。
高尔基曾说过“ 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
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过度溺爱的家长只是靠本能在爱自己的孩子,这些人并不真正懂得教育。
他们不懂得爱的边界和限度,无条件、无节制的娇惯式的爱,已成为病态。
理解,并不等于认同。
接纳,并不等于支持。
三、陈述事实
在与护犊情深的家长交流、处理问题时,班主任切记保持客观,尽量不带任何评判,只说事实,不予评价。
只有事实是客观的,是谁也无法辩驳的。
只陈述事实,也避免家长抓住老师某些模糊的措辞漏洞,上纲上线,扩大事态,反咬一口。
在陈述事实时,注意多方求证,即不只诉说班主任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还可以请事件的当事人——包括学生、其他老师多角度诉说,以避免一叶障目、一面之辞。
如果条件允许,申请通过,甚至可以调取事发现场监控视频。
这样在自然状态下的画面,有图有真相,更胜于千言万语,可消除人为陈述的“罗生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