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2744天,2025年2月09日 周六
不是口耳之学,是走心之学。
事缓则圆,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学习是否糊弄自己,做的不够,时候不够。以下是对“口耳之学”和“走心之学”的解释:
口耳之学
- 含义:指只注重口说耳听,在口头上、耳朵里接受一些知识,而没有真正深入理解和体悟,缺乏内心的感悟与实践的学问。常用来形容学习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实质。
- 出处: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示例:有些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上课听听老师讲,课后背背答案,应付考试,并不去深入思考知识的内涵和应用,这就是典型的口耳之学。
走心之学
- 含义:强调学习时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思考,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结合,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要让知识触动心灵,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和品质,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考感悟和自我提升。
- 出处:无明确固定出处,但“走心”一词在现代语境中常用来表示用心、专注、投入。
示例:一个人在阅读经典著作时,不仅仅是读文字,还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思考书中的道理,从中获得启示,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改变,这就是走心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