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读《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间。
“舍”=舍弃家中累积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身处宽裕而自在的空间。
于是立马践行“断舍离”,首先清理屋子的内部空间, 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心灵清理,让它变得开阔和清爽,内心空间需要不断丰盈和强韧。倘若执着于外在的人事物,将不能让我们个体得到真正的独立,亦或是全身心的满足,把关注力聚焦于自身,将精力放在当下,才能换来生活的精彩纷呈。我相信,快乐和幸福从来都不是依附于外物。
多年以前就喜欢收拾,在整理中获得干净、整洁。断同时意味着杜绝买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我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如果买了,应该思考它会不会有使用价值,买东西之前务必慎重,是否真心喜欢,让它物尽其用,而不是置之不理。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选择物品的敲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断舍离并不是提倡清简的生活。与之相反,它是让你更精致美好, 因为要给好的东西腾出空间和时间来, 把那些不用的东西处理掉,捐出,或者送人,或者干脆扔掉。把用的物品摆放出来,让美的事物围绕自身。
《断舍离•心灵篇》中的核心是倡导俯瞰力。俯瞰力就是一种脱离当下,从高处往下看的能力,需要培养的是深刻的洞察、前瞻性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是在断舍离到了“离”的状态后进一步提升所收获的能力。
人最难看清楚的往往是自己,和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时候以为看到,但并非客观感知到。要真的做到客观,需要的就是鸟瞰四方的俯瞰力。断的另一种情况是担忧未来, 总在为了某个没有到来的未来担心不已,但这一天却从来没有真真正正地出现过, 把时间轴锁定现在,重点关注现在,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这才是人生该有的状态。活在当下,把握你所拥有的,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断舍离的禅意是一种减法的生活哲学,通过不断的断与舍,让生活变得简单、舒适、自在,而俯瞰力拓展的则是加法哲学,借由俯瞰力把关注的焦点放到已经完成的事情上,不断突破旧我,提升自信。当我们越是能够清楚掌握自我,明白的那个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能更有意识的生活,不再拘泥于现状,不再计较那些琐碎的事物和纠结于生活中的不幸,也不易受情绪影响, 让自己的生活和心灵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
当我从当下抽离,跳出自身, 忽然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无限美好, 每一个过程都有真意,那便是不重复地向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