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班级群里的家庭作业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作者:王子瑜
张华强(化名)的妈妈发在云南镇康县某小学一年级班级群里的一段语言,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同情和支持,她似乎说出了很多家长埋在心里却又不敢说出来的话,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她说的那番话是我曾经在班级微信群里写了好几次又删除不发的近似内容,只是她的表达比我更直白,而她的生活处境似乎远比我艰难。
华强妈妈的语音里让人仿佛能看见她手机背后愤慨的表情,尽管她极力压制着怒火,不暴粗口,但我能感觉这已经是她情绪崩溃边缘的最佳克制了。她在班级群里发的多条语音内容是这样的:
“我在这里先声明一下,以后张华强的作业,能不能准时发上来,老师就不用再追着我要了。为了教我儿子做这点家庭作业,我的手机已经摔烂两个了,儿子也被我打伤好几回了,我以前从来没有像最近这样狠心地打过他。
为了在班级群里争口气,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那些家庭作业,我的日子差点就没法过了。因为,我自己只读过小学,文化水平本来就很落后,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去辅导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方式方法去教他。而且,我每天还有自己的工作,得早出晚归的赚钱养家糊口,没有那么多时间辅导儿子做家庭作业。
我们这种人家本来就没有什么文化,把儿子送去学校,就是希望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比我们强,比我们多懂点知识学问。但是,我不知道现在的学校的教学方式居然是得学生家长每天负责辅导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我真的教不来,我老公他也没什么文化,他也辅导不了。
把孩子送进学校本来就是指望老师帮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可是,现在老师每天都发微信来责怪我们不认真辅导和监督孩子完成作业,还说孩子学不好就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我以前也不知道现在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生的,假如我家张华强在班里真的跟不上同学那也就只能这样算了,以后他能读多少算多少,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和水平去教他,这是他的命。以后,我也不想为了每天这点家庭作业,每天打骂儿子也不想再因为教孩子做作业生气到把电话摔烂。”
张华强妈妈的话就像她压制不住的情绪和委屈那样,一泄千里。最初听到班级群里学生家长发出来的这翻话,我仿佛也吐出了一肚子怨气似的,感觉很解气,一边听一边忍不住自言自语表示赞同,因为我也是在辅导女儿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几乎就有几次砸了自己的手机。
对于一名不用按时上下班、不用为生计奔忙的家庭主妇而言,我辅导孩子的时间倒是比较充裕的。最初加入女儿的班级群时,我对这样的互动方式还是比较认可的,同时觉得这就是科技带给现代人的生活之福,是托了微信这个网络社交平台的福。然而,几个星期下来,我开始觉得被打扰,开始觉得生活和心情受到干扰。同时,在辅导女儿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对教育孩子并没有掌握任何有效方法和技巧,并经常为此感到无能为力和自责。
六岁孩子的注意力就像风中的蒲公英一样,永远也无法对一件事保持一刻钟的专注,他们总是把那些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够做好的作业,花去一二个小时,由于我无法准确把握女儿当下年龄段的理解力和书写能力,所以,我总是在拿超出她的标准去要求她。
在无数次的催促中,我几乎消磨掉了自己的所有耐性,不知不觉就变得面目狰狞起来,语气也变得粗暴起来,开始对孩子大吼小叫、甚至忍不住对她动起手来。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出重手打过一次孩子,但我的手却好几次在用力拍桌子时拍疼了自己,我真不敢保证再这样下去,我的手掌最终也会落在她小小的身上。所以,对于张华强妈妈的困扰、无奈和愤慨,我真的完完全全感同身受。
听完那些解气的语音,我暗自企盼老师收到学生家长这样的反馈后,能够向校方教务处反映,希望学校能够改变这种教学辅助方式,或者适当减轻一些家长的辅导任务,把学生的作业尽量在校内完成。
第二天班主任的回复让我上述的希望彻底破灭,那位老师的回复是这样的:“我们当老师的也是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安排布置作业的,所有的班级都是这样做,学校认为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业我们还是会继续布置下去的,至于做不做,交不交上来,那是家长和学生你们自己的事。”
老师的回复有些强势,完全是公事公办,并没有去考虑华强妈妈所提及的特殊情况和特殊人群的困难,我认为张华强同学家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受到这个问题困扰的家庭应该远远不止三个或五个家庭。虽然,中国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已有多年,但并不等于全国做父母的没有一个是文盲。文盲家长和忙于为生计奔波的学生家长,是不可能会有时间、有能力去辅导他们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难道,这一类人群的孩子就只能等着被“边缘化”吗?难道除了把作业布置在在微信班级群里之外,当老师的就不需要为他们所布置的作业负责了吗?
我理解一名小学老师的难处,听班主任回复的声音,听得出来这位老师只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女孩,她首先只会考虑到自己的难处,工作的压力也只会让她服从学校的安排,她不大可能会为了一个学生去向学校提出改制申请。而且,我估计她也不会把华强妈妈的反馈向学校教委会汇报。所以,我断定这个问题最终只会不了了之,就像世界上很多不公平的事,由于不改变它比改变它更容易,所以人们最终的选择就是去适应它。
小学老师和学校会为了某个学生家长的特殊情况,放弃他们认定高效的督促孩子学习的方式。同班家长也不会因为同情张华强的妈妈,而去联合起来进行不合作抗议,暂时放弃辅导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我敢肯定没有一个家长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表现落后,所以,家长们仍然会像我一样,一边在自己听得见的范围内声援、支持华强妈妈,一边又乖乖的辅导女儿,按时按量完成班级群里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
这个世界不都是在人们的抱怨声中无情地往前推进的吗?学生家长为了家庭作业砸手机的事只不过是向我再次展示这样的无奈——在每一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些人就这样为时代所淘汰,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被时代硬推着往前走的,不管他们喜不喜欢他们的生存和竞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