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主要是写如何进行有效的输入输出,怎么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天过得和别人的一周一样。
以美国的一些人为例子,他们一天真正工作的时间可能只有90分钟,却依然有好的产出,为什么,因为这90分钟他们在真正工作。这种情况现在也是一样的,虽然现在有很多的工程管理软件,可以去衡量人的工作时间,但是却不能控制人的产出,很多人可能还是只有“90分钟在真正工作”。用时间来去作为考核标准对于体力劳动或者重复性劳动者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因为他们的产出不是稳定的,所以用这个来衡量就不那么合理和有效了。这也引出了一个点,对于这类型的工作,应该是任务驱动型的,而不是时间打够就可以。
那既然这个真正工作的90分钟是这么重要,对于我们来说,获得这种90分钟工作能力就很重要。作为学习的驱动力,想象一下,自己90分钟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其余的时间可以爽快摸鱼,不要更开心。不过当然不是建议一天就只工作90分钟。
Steve提出了一个概念叫focus block,就是一个绝对专注的时间段,拿这个来进行工作。那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1 选择一个主题
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想我在做什么事儿,编程、沟通、写作,把自己的注意力贴在上面,给大脑提个醒,告诉她在下面的这个时间,不要想七七八八的事儿了,光想这一件就够用了。
2 制定完成的标志
例子:我要发表一片文章,这个就是我的完成标志。但是不要轴,可能90分钟完成不了,这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过程,那个专注的过程,要接受完成不了这个工作的客观事实。能量化的最好设置量化的标准。
3 写下完成步骤
更建议在做那些【难以启动】的工作时这样做,对于熟知的东西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我们限制了在90分钟以内,那么就需要去删除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工作了。我现在会用滴答清单作这样的事儿,感觉借助一些软件会很方便,而且娱乐性更强,我就更愿意去做这些事儿。
4 确保0打扰
找一些方法去实现这个,比如提前告诉别人这90分钟找不到你,我觉得这个世界没了我的90分钟还是可以转的。当然,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儿,可以打电话。
5 快速工作
想得快,动作快,认为自己在参加比赛,一场90分钟的比赛。或者可以脑洞大开,我现在在编程,我为了拯救地球在做这件事儿,把自己做的事儿的意义想大一些。或者我在参加真人秀节目,我装也得装出来很认真的态度。骗着骗着,就骗过了自己。进入状态后,这些想法会自然的走开。而且很多的工作在市场上都是有明码标价的,花费越多的时间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越来越低的,没理由浪费生命去做那些本来可以在一定时间完成的任务。
6 不能分心
别的啥也不要干,就被钉在桌子上了。喝水看邮件这种的,不要做!!大脑在更替和转换的时候消耗的能量是很多的,这个是我在一本书《思考,快与慢》上看到的,所以要尽量减少这种消耗。能量本来就不那么够了,有多少余粮可以这么玩。
其他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
避免灰色区域和进行真正的休息:长时间没有效率的工作原因:没有真正的在工作。自以为的工作是不是在真正干活,自己再清楚不过了,别骗自己。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加入一个环节:奖励自己+感觉自己的能量状态,针对不同的状态去进行合适的活动。状态还好就休息一小会儿,方便进入下一个状态;很累,就多休息一会儿,进行恢复;有些人会用转换思维进行休息,比如编程期间进行一下邮件检查,认为是休息。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还是希望这个休息是一种奖励型休息,方便大脑进行正向反馈训练。想想吧,能认真完成5-6个focus blocks,自己就已经超过了70的人了。再多几个,就干了别人一周的活。
尝试+练习+体验: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适应。这个节奏最好是固定的,比如固定的90分钟一个block,方便大脑习惯,但是具体是多少时间这个因人而异。打破一个观念:8个小时工作是对的。任务驱动,成果驱动,不是时间驱动!我的瑜伽老师建议我在工作前做一些平衡体式的练习,主要也是为了调整专注状态。那些平衡体式是那种你不认真专注,物理就会教你做人的姿势。
Steve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做游戏开发,在开始一个focus block之前写一个milestone,比如要实现怎么样的功能,然后去实现。他是写游戏的,所以休息就是玩游戏,然后又可以反馈他的开发 (好机智)。他的休息就是去公园吃吃喝喝,然后看天看草睡大觉。
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就是一边看一边实践,硬是在一个focus block中把这个发布出来了,是我的完成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