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飞速发展,相信很多家长也会跟我有一样的焦虑:
如果未来真有那么多工作会被机器人代替,那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都说在未来,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这是无法被机器人代替的,那怎么培养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呢?
兰兰妈告诉各位家长,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创造力、想象力、实践能力等等。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我认为是培养孩子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的能力。
01
提问,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兰兰妈给大家做个小测试,我们来数一数下面的图案里有多少个三角形?
有人说32个,有人说36个,有人说40个。
然而,答案不重要,关键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图案里其实还包含了很多正方形?但是,当我们带着问题去数数的时候,我们的聚焦点就只放在了三角形上。这就说明,当我们事先获得了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点的时候,我们就能忽略其他不在这个范畴内的因素,从而专一、高效地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事先提问,来影响思维的专注和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莫勒也认为,提问能激活大脑。所以,提问对于解决开放式问题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帮助我们去观察和发现,并专注于这个点的思考。
同时,提问还有助于创意和想法的产生。就比如一位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有这么两种方式:
“回家后画一些花出来,明天上课的时候要用。”
“在你们心里,最美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回去后画一些花,明天上课的时候要用。”
很明显,前者属于命令式,孩子在听到这样的句式时,会感觉到压抑,而在这样的命令句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容易打开思路;而后者,用的是提问的方式,相对来说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从而引发孩子多角度的思考。
02
在美国课堂上,提问很关键
从当初自己入学斯坦福大学到后来凯凯上小学,我算是切身感受到了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授课方式的不同——在美国,学会提问很重要。
对中国的学生来说,上课无非就是老师捧着书在上面讲,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把老师提到的要点都记录下来。而在美国,很多课程的上课形式都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和讨论为主,老师要求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对不清楚的内容提出疑问,他们很看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水平。
美国的孩子都很享受这样的学习过程,他们大胆自信,乐于提问。就算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观点,学生们都还是能热烈地参与到提问与讨论中。
记得我刚到斯坦福大学上课的时候,第一堂课,教授一上台就说,先让学生自由提问,说说你对这门课的看法,或者想从这门课中获得什么。看到身边的美国同学都积极踊跃地上去发言,我心里就有点慌,怎么才开课就先要考我们了?当时我根本一点准备都没有,什么问题都问不出来。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下,我才终于习惯了美国的教学方式,学会了提出问题。
在国内,老师通常采取直接授课的方式,让孩子自主提问的机会不多。而且,很多孩子在被老师提问时,可能因为不自信、担心自己的发言被同学嘲笑,所以容易手足无措,不知道要说什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上多的是耐心的倾听者,而没有孩子敢向老师提问。
兰兰妈建议,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在课堂上提问、回答这一块的发展状况,让孩子养成从小就善于思考、学会提问的习惯,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课前预习,提前分析明天要上课的内容,看看哪一块内容可以提出疑问。如果孩子一下子没有想法,父母可以适当引导,打开孩子的思路;即使孩子刚开始给出的提问没有多大意义,家长们也要记得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03
生活,就是问题的集合体
除了在课堂上学会提问,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对生活中看到的事物保有好奇心,学会提出生活中的问题。
记得凯凯小时候,有次我们带他去上海科技馆玩。在那里,凯凯见到一个透明的球,只要把手放上去,就会有许多红色、蓝色的光线聚集到手掌上。
儿子觉得这个球太神奇了,就问我,“妈妈,这个太厉害了,为什么会有很多光线到我手上呢?”
为了解答孩子的疑问,我跟他一起上网查资料,原来这个就是静电离子球,人把手放上去,就会和球内高压静电产生感应,球内低压气体中会产生放电火花,从而形成一条条有颜色的光线。
虽然那会凯凯还小,可能不是很理解这个答案,但因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他对光线产生的原理还是有了一个模糊又深刻的印象。我想,这就是提问带来的好处。
还有一次,我和机器人先生带凯凯出去玩,刚好看到市政排水工程在操作,儿子又惊讶了:“妈妈,为什么排水管里的水还可以往高处流,这不科学啊?!”为了给孩子解释这一现象,我们特意回家找了两个小脸盆,给孩子做个实验。
我让凯凯给一个脸盆装满水,放在小凳子上,把另外一个空脸盆放在更高的桌子上。然后,我找来一根软的管子,让凯凯插在有水的盆中,同时让他用手拿着管子的另一端,对着空盆。
“现在,你用力吸这根管子,把水吸上来,等水到达管口,就可以让管子对着空脸盆了,看看会发生什么?”
凯凯铆足了劲儿,吸了大大一口,只见水盆里的水就乖乖地顺着管子一直往桌上的空盆流出。
“Wow,it’s amazing!”看着水真得因为自己的举动而从低处往高处流出,儿子兴奋坏了,一直催着问我原理。
这个其实就是虹吸原理了。当液面有高度差的时候,放置上一根弯曲的管子,并且让管子内部充满液体,那么低处的液体就会源源不断地往高处流出。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两边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才会停止流动。这个原理的本质还是利用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共同作用,使液体能朝一个方向移动。
自那以后,凯凯对压强这个概念就特别感兴趣,经常跑去图书馆看这方面的书籍。他小小的脑袋里不断充斥着很多科学、生活的疑问,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学会了自己查找资料,动手做小实验来观察事物的变化。我跟老公不禁感叹,提问真是个好东西,它教会了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04
提问,是一门艺术
提问虽好,但在学会提问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要尽量去提出一些优质问题,不要简单的问一些只是回答“yes or no”的是非题。比如,
“你喜欢红色吗?”
“今天爬山累不累?”
“你觉得橙汁好喝吗?”
这类问题就属于很直白的一类无脑式问题,回答者几乎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给出答案,而这种问题既没有营养,也没有什么价值,无法对我们深入了解问题有任何帮助。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如何去提出更好的开放式的问题,让这些提问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解决实质性问题,探寻事物的根本所在。
兰兰妈总结了几个句式,是提开放式问题常常用到的,家长不妨记下来,让孩子试着用这种句式发出提问。
1.“你觉得XXX怎么样?”“你怎么看待XXX?”
2.“如果把XXX换成/变成XXX,会怎么样?”“如果不是XXX,会发生另外的情况吗?”
3.“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XXX这种情况呢?”
4.“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会产生哪些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呢?”
开放性的提问可以让孩子去深入地思考,使他们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这种提问的方式、内容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从而让他们产生不同的行为,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提问,只是解决开放式问题能力的其中一环,但这一环恰恰至关重要。它可以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打开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可以集中孩子思考的专注力。
所以,家长请多一点耐心,当孩子提出一些甚至在你看来很愚蠢的问题的时候,也记得包容孩子,给他们细细解答;在保护孩子提问欲望的同时,家长们还要不断鼓励孩子去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学会深入思考。
为了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培养孩子解决开放式问题能力之前,家长一定记得锻炼孩子提问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形成问题意识,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