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长长的一章,这章当中的一个关键词是“歧变”,还有一个词是“神游”,神游是歧变的一种。
儿童在自己神游编的故事中欢乐、哭泣、痛苦,这种情况大多数状态下是被成人认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蒙特梭利看来这正是儿童的歧变。产生歧变的原因是儿童的正常活动不能得到实施。
心理能量指导行为。如果内心想要去做某事,却发现在发展期的儿童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不能做自己想象中的事,儿童就会通过“想象”去做他想做的事。结果就是心力和活动被分开了,“人被分裂了”。当孩子小时候被如此对待,到成人时也会出现心里知道自己该去做一件事情,而所做的事情却正好相反的现象。比如说一个失业者,他需要重新包装自己去寻找新的职业,但情况往往是他在家里看电视,发牢骚。在他心里是想找工作的,但他做的事情恰恰跟找工作相反。
这种心与力分开的状态,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人自始至终会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儿童尤其如此,通向这个目标的是活动。往往成人会通过阻碍孩子的活动,不知不觉阻碍了孩子通向目标的路。当儿童的终极目标被破坏,他就会躲进幻想的世界中,长大成人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会处在幻想中,进行自我安慰。当儿童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工作对象时,儿童可能走到图像和符号里,没法通过“自己做”来发展自己的心智。
一个人童年具备了意志,以后就可以面对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他就只能站在旁边看和想。看和做是两码事。处在混乱中的儿童是坐立不安、极其好动和焦虑的。他们会受很多个目标的吸引。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是治疗神游的最好办法。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成人认为的儿童是真的,儿童活动的对象可以是假的。真实的场景,真实的工具,让儿童进行真实的操作,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心智长久发展的状态。
关于神游,有两个令人担心的特点:一是太富有想象,以至于没有能力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做好;二是让一个人远离它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如果说一般儿童的智力都是同等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当儿童的心理发展遇到障碍的时候,他的整个状态差别就大了。童年得到过自然而正常发展的,心理的力量就会很足,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也具备相对好的承受力。
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明确告诉我们: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你所能做到的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