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过一个集市,这个集市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地方,环境虽然不怎么好,但每天周围几公里外卖菜的阿姨,卖水果小贩都会自发聚集到在这里。这里的城管似乎也不怎么赶人,大家都相安无事。每当早上或下午6、7点的时候,这里热闹非常。最近天气比较热,卖刨冰、冰粉、凉糕的很多,时不时有小孩吵吵闹闹的要吃,大人在旁边威逼利诱。
买了上点凉菜,准备回家,突然看到前方一大堆人围在一起。本着有热闹,不看白不看的心情挤了进去。面前是一个中年大叔,穿着那种军训服,与大一军训时学校发的衣服差不多,可能是他家里的学生留下的吧。穿了一双胶鞋,鞋上还沾有些石灰水泥,看起来刚从工地上下班过来。坐在一个小板登上,手上熟练的用一种类似竹叶的东西穿插交织,一只栩栩如生的蜻蜓就编出来。旁边已经有编好的蚂蚱、蝴蝶什么的,与实物太像了,非常漂亮。这是什么东西?我问。草编蜻蜓。问了一下价钱,大叔卖9元一只。
草编属于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主要用一些植物柔韧的秆、皮、芯、叶等作为材料。使用的方法有编、结、辫、扣、扎、绞、缠、网、串、盘等编结技法,以前是作为民间人民生活用品的来源方向。草编蜻蜓只是其中一种小玩意儿,实际上我们小时候用的草帽,草鞋,草席都属于草编,有一些凉席其实也是草编,草编在中国民间十分普及,草编的东西非常接地气,平民化,也很实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草编的东西似乎已在慢慢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人们穿着草鞋的样子。不光草编,很多其它的一些传统手工艺都在消失,老一辈人慢慢老了,年轻人又不喜欢这些东西,没有年轻人去继承学习。每次去锦里,宽窄巷子什么的,看到一些老手工艺人在摊位上为大家表演,我都会满怀崇敬的欣赏,虽然会有时会只看不买,只能捧个人场。传统手工艺家也要养活家人,也要挣钱,然而社会发展的车轮碾碎了很多传统手工艺人的饭碗。
这位大叔一看就是周围打工的农民工,衣服上,鞋子上都还有未清理干净的水泥,石灰。也许他是在一天的辛勤的工作后,再利用自己的草编手艺为家里人多挣点钱。很辛苦的手工艺人,然而,他很认真的在哪编了好一会儿,却并没有多少人买。倒是有两个小孩想要,但大人们不愿意买,觉得没有什么用,哄着小孩说给买可爱多。我能够想像,大叔心爱的一门手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却慢慢的不被认可的那种无助与悲哀。类似的这些传统手工艺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消失,真的比较让人伤感。最终,我买了一个草编蜻蜓,算是为传统手工艺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