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的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预备班,全新的同学、全新的老师、全新的校园环境。开学不久,就是教师节。于是家长微信群议论声起,该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大家经过一番讨论,决定统一采购鲜花和水杯,有热情的家长自告奋勇充当买手,并很快给出了预算。我们自然也随了份子,后续毋庸赘言。
我们把家长们的决定告诉了孩子,她却自有主张,她说那是你们大人的事。周日下午她铺开宣纸,聚精会神地花了两个多小时,画了一幅四尺国画,说是送给语文老师作为教师节的礼物。
晚上陪孩子出去参加街舞培训班。回家后,她又开始写写画画,又剪又裁,手工制作了两张贺卡,又是近两个小时,她说一张送给英语老师,一张送给数学老师。
孩子就这样忙地不亦乐乎!一直到11点才上床。从成人的角度讲,会不会觉得时间花得有点太多了?另外我提示她这样公然厚此薄彼,妥当吗?孩子却断然决然地不容我等置喙。孩子有自己的情感,纯真没有杂质。我们没有再加干涉,即使带来什么问题,那也是她自己需要去面对的。
后来听我爱人絮叨,班上大部分同学都给老师另外送了实物礼物,其中有一位同学给所有认识的老师人手一份巧克力。两三位同学只送了贺卡,极少数同学没有再送任何礼物,其中一个同学解释说:“给老师的教师节礼物,我妈妈已经出钱了。”
我感触最深的是夫人的精辟评论:父母平时的言行使孩子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钱来解决。而且孩子自己的事,都由父母代劳,这样的孩子能有出息吗?
什么是真诚的情感?什么是感恩之心?父母把教师节当成了应酬,在孩子心中教师节也就变味了。
学校规定,值日班长每周轮换,周末写一篇周志,登载在班级博客上。轮到我孩子轮值值日班长,她周六挥就一文,我快速浏览了一遍,提了几点意见,她有的采纳了,有的没采纳。周志发到了博客上,家长好评纷至沓来,赞其文采,认为写得全面、细致、活泼、幽默,感情丰富。更有家长加我微信,请教家教心得。
说实话,我们夫妻很少具体辅导孩子的功课。家校联系册我们只负责了解情况和签名,几乎不留言。至于作文,我做的最多的是拜读和点评。一篇作文好不好,关键是有没有真情实感,这是家长无法给予的。作文就是做人,而不仅仅是辞藻和技巧。现在的教育往往让孩子成为双面人,想的一套,做的一套,写的又是一套,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因为很多父母是这样的,还自诩为脑子活络,聪明会做人。
孩子怎么做人,就看父母的一举一动。小孩进入初中,已经是少男少女了。他们不再单纯模仿家长的言行,现在他们多了审视的目光。家长会上老师说,初中老师是最煎熬的,六年级的时候,同学们还会为了一块橡皮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到了八、九年级,他们的目光已经与你平视了,甚至你得抬头注视着他的脸。家长何其不是如此。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让孩子拥有手机,但从小学四年级我们就给她买了手机。孩子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小时候不贪玩吗?《皇室战争》她玩得特别棒,同学朋友当中没有超过她的,其他游戏也会玩一点,但始终以《皇室战争》为主,每天半个小时左右,灵活掌握,我们有时也玩,通不了关就让她帮忙。《王者荣耀》她没玩过,因为我们不玩,我们会说这款游戏的坏话。
我们不刷抖音,她也不刷。她喜欢街舞,街舞的比赛视频,我们让她看。我们自己从不沉迷游戏,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在用手机看书、妈妈在练字,或者整理家务,我们不戳麻将,她妈妈不在孩子的视线内追剧。
后来,孩子有了自己的微信,有自己的好友群,还会看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我以前的微信昵称,着眼点落在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工作上。现在,则必须把家长的身份摆进去,相应修改了昵称。发什么内容,也得仔细思量,因为孩子可能会看。
孩子进入六年级以后,除了第一学期年级排名前20,以后都是前三。但我们告诉她,不用在乎成绩,前10就很好了,前20也不错。孩子说她不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律品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家长们少点焦虑,弃术从道,做好自己可矣!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