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戎不取道旁李》有感

                                  何婵

        小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之难题。今天在南京夫子庙小学聆听了一节课例《王戎不取道旁李》,感触颇深。

    一、读懂题目

      在课前,老师没有课前互动游戏,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从题目中概括全文、从题目中找出关键人物、找出关键字“取”的理解,让孩子们在读中表现出来。

    二、读熟课文

    首先是自由读文,再指名男生、女生读,学会停顿读,重点指出“尝”“唯”,通过注释理解,尝/与诸小儿游,唯/戎不动,让孩子们在理解中停顿读,最后加以巩固读。

    三、理解句意

    写好一件事要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这篇小古文也有起因、经过、结果,借助注释来读懂小古文。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了解这篇古文的起因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理解“诸”的意思;经过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课文中的插图了解王戎在路边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李子树?让学生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你就是王戎,为什么不去摘路边的李子,为什么确定路边的李子是苦李。结果是取之,信然。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古文中的三个“之”。

        四、练习表达

      写一件事,一定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怎样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就需要我们加入自己的想象、语言、神态、动作,让故事更加生动具体,同桌互相练习,上台展示。

        五、注重了对学生品德的修养

      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从中领悟到如何做人。

      总之,这节课为我以后的文言文教学指明了方法,使我不再惧怕上这样的课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