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衡(读书人、艺术研究者)提供了两个解读艺术的抓手:时代之眼和甲方决定论。让我们一窥西方艺术史之流变:
古典艺术诞生于基督教时期,《十诫》不许有偶像,但传教又需要图像来帮助,旋即诞生了高度程式化的拜占庭风格。即,不允许有立体感的人物绘画与具有对称性的构图。
到了15世纪,天主教教会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资源重塑权威的努力,直接催生了追求理念美的文艺复兴。契马布埃等人迈出了人物立体画的第一步,对发端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有着开拓性的意义。
随着大航海的兴起和美洲的发现,欧洲王权强大了,艺术家转而为王室服务,排场宏大、精雕细琢、富贵的巴洛克艺术随即兴起。
卡拉瓦乔和鲁本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但因两人所服务的甲方诉求不同,而导致了两人在绘画主题和风格上的差异。前者服务于教会,后者服务于国王。
欧洲的理性主义运动和法国大革命诞生了新古典主义,强调装饰效果和宏大叙事。进入了现代社会之后,教会和国王式微,艺术家随即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要做自己的主人。现实主义绘画、印象派绘画应运而生。
随着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崛起,知识分子掌控了对艺术的阐释权,成为了艺术家的新主人。
毕加索说:“塞尚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是因为艺术家对知识分子的反抗是从塞尚开始的。塞尚拒绝知识分子对图像进行阐释,让绘画与文字平行,建立一个符合艺术逻辑,并与客观世界平行的世界。
画家们想出了各种办法与知识分子抗争,比如投靠科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子内部结构、相对论和多维空间理论的盛行,也催生了极有特色的绘画流派:
以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为代表的抽象主义,以勃拉克、毕加索为代表的分析立体主义,以杜尚为代表的达达主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兴起又激发了超现实主义的诞生。顺着“无意识”自动创作。
期间,各种哲学思潮也是各种绘画风格的底色。
比如,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底层的现实主义、印象派、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立体主义绘画。以柏格森生命哲学为底层的野兽派,以及以新康德主义为底层的表现主义等。
一部西方艺术史,100多位艺术家的传奇故事和旷世奇作,就是一部精彩纷呈的西方艺术巨擘的折子戏,更是在西方文明中镌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衡在“戏”中配以深入浅出的旁白,让我们不仅能快速读懂艺术史,更能领略到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潮和社会风俗。
从哲学思潮切入讲解艺术史,视角独特,也不枯燥,反而让人有一种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通透感。毕竟,没有一个人能逃出时代的裹挟,因缘聚散,历史充满了偶然和必然。
文末,顾衡说,每个普通人都需要在文字桎梏中,得到片刻的休息和放松。叹息、恍惚、沮丧等情绪都需要回应和抚慰。而这,就是神赋予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