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的某个深夜,父亲、母亲冒着严寒把我送上了西去的军列,当绿皮火车一生沉闷的汽笛声,我知道,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了,透过车窗,依稀看到瘦小的母亲还在追着火车不停的向我招手,霎时,不争气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在家里排行老二,80年代的西北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还是比较严重,我出生后,爷爷奶奶一直非常宠我,有好吃的零食总是偷偷给我藏着,从来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打小没吃过什么苦,1998年,听着那英的《相约九八》,我正式升入市级高中,开始了三年的住校生活,高考落榜后,母亲建议我去当兵锻炼,还说算命先生说了,这个后生肯定是吃皇粮的。
绿皮车一路上走走停停,279公里的路程楞是走了7个多小时,车厢的晃荡中,我迷迷糊糊记得沿途又有许多新兵上了车,为了区别不同的分队,接兵干部也是想了许多办法,有的让新兵把白毛巾扎在挎包上,有的把大红花统一戴在胸口,有的在作训服袖子上系一根红绳子……
凌晨六点多,北方的天空已微微发白,车站里,纠察分队已集结完毕,他们举着标有某某单位的指示牌笔直的站在车站最前列,接兵干部们开始清点人数,报数声、答到声此起彼伏,凌冽寒风中掺杂人群哈出的热气,瞬时让这座冷清的车站一下了有了点人气。
跟随带队的纠察大哥,我们60名新兵被带到了两台军绿色的骊山大客车上,背包跟行李箱则被几名上等兵装到了卡车大厢里,车辆发动后,七拐八弯经过一个很长的隧道后,我只记得马路对面有个墙壁上写着某某民族学院,其余的一概没有印象了,也许是车内有暖风的缘故,我竟然又迷糊着睡着了。
隐隐约约听到一声“准备下车”的叫声,我们新兵在老兵的协助下依次下车,这时我才发现我们是在一座空旷的操场,军绿色的油漆面干净的可以反照出人影,这跟前几天刚下的一场大雪有关系吧。正走神间,新兵们被迅速按照个头高矮站成3列,这时另一队老兵跑步而来,“立定,向右转,看齐”指挥员一连贯的口令,老兵们立刻拿出了挺拔的军姿,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集训队的班长,百里挑一的带兵骨干,当然军事素质也是最好的。
开始分新兵了,点到名的直接就被班长们领走了,领我的是一名身体魁梧,浓眉大眼睛的老兵,他个头有一米八左右,白净的脸庞上略带着一丝稚气,他一手各提一个前运包,我跟另一名新兵就紧跟在他后面,走过一连串宿舍,终于看到门牌写着新兵三连几个大字,门口的卫兵抬头正眼瞧了我们几番,又低起了看着一本书。
爬到二楼朝右拐到最里面房间,郝然写着一班两个醒目的红字,看来油漆也是刚刷过不久。进门后,老兵就让我们把背包、前运包、皮箱全部放到地上,一阵问寒问暖后,开始自我介绍,他叫李广亮,山东济南人,是我们的班长,跟我一起分过来的新兵叫李伟,一米八五的个头,不过李伟确实看着有点老,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吧,满脸的褶子夹杂着青春痘痕迹,况且先不叫他老李了。
个人都介绍完毕后,我们也彼此算是熟悉了一些,班长说,今天上午还有点时间,让先整理个人内务,除了规定的个人物品外,其他的全部放到储存柜里面。我们三下五除二收拾妥当后,李伟仗着个头高,首当其冲,其实也是想给班长留个好影响,我在下面递,他在上面摆,配合极其“默契”。
班长开始拿出尺子跟圆珠笔,先把我们的被子竖向三折,两头各量好45公分的尺寸后,开始画线,然后就手掌向下,不停的来回压线,好像要把被子里面的棉花整出型一样,很快,一床被子就被班长变魔术似的整成为豆腐块,然后班长就不停地给我们将动作要领,说什么被子“三分叠、七分修”,手上一定要下功夫。整个上午就是拿小凳子不停的压被子,叠被子,修被子,说来也怪,感觉时间过的好快,一晃就到了中午开饭时间。
11点50分,班长准时叫我俩一起去食堂吃饭,食堂座落在二连的最后面,三层楼,一层为操作间,二、三层都是新兵食堂。班长先给我跟李伟各领了一套搪瓷缸子,简单涮洗一下就去盛米饭,主菜只有四个,土豆片、白菜肉片、萝卜干、素炒芹菜,将就着吃饱后,班长让我们原路返回,他说要去一趟军人服务社。
俩人回到宿舍后,李伟这家伙居然偷偷跑厕所抽烟去了,我偷个懒,趴被子上躺一会,反正也算是在压被子,正悠闲在兴头,这是有人推门而入,黝黑皮肤、国字脸,一米八五的个头,脚上穿一双黑皮鞋,后来才知道那叫“三节头”皮鞋,只有军官和士官才会配发。
“你们班长呢?”来人直接开口就问到,我赶紧回答:“班长到军人服务社去了,说等会就回来”,“嗯,知道了,你好好整内务吧”,他说完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李伟抽回来了,问我:“刚才那人是谁?”,我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反正看起来挺严肃的”,李伟也再没说啥,哼着歌压起了被子。
约摸半个小时的功夫,班长回来了,手里领着一大包东西,脸色有点难看,估计是出啥事了,果然跟我猜想的一样,他直接问到:“刚才一排长是不是过来了?”,我赶紧回答到,“刚才是有个高个子当兵的过来了”,班长说那是一排长,让我们多长点眼色,还说一排长告诉他,我俩的礼节礼貌很差,进门没有喊某某好,班长很严肃的说:“以后,只要是老兵,不论大小,一律立正喊班长好,肩膀上带星的一律喊首长好”,要是再发现礼节礼貌做的不好,将狠狠的收拾我俩,我心里那个怕呀,军营竟然不是电视剧演的那么好,顿时有点想妈妈了,想哭鼻子。
忐忑不安中度过了整个下午,晚饭前,班长又接回来了第二批新兵,一共3人,我负责登记他们的信息,3人均来之山东莱西,分别是姜健、王德顺、赵树伟,其中姜健个头最高,一米八五,典型的山东大汉;王德顺,白白净净,一脸的书生气;赵树伟个头不高,又黑又瘦,像个山东“小汉”,他居然入伍前当过保安,就不知道是怎么被招聘进去的,后话,在这里就不去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由于我跟李伟来的是最早的一批,自然就成了他们3人的“师傅”了,到食堂领餐具、整理内务柜、指导压被子,俨然一副老江湖的样子。晚上九点半,班长召集我们开会,简单讲评了一下全天的工作,暂时指定我为副班长,负责领队,开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