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时空怎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唯有文字可以定格我们的思想,唯有文字为我们打下时代的底色。
虎年,我收到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一本书——《那山那水那树》,作者是刘福喜。我尊称作者为“刘叔”,我俩有不解之缘,因相同的姓氏血脉,因相亲相爱的赵家亲而结缘。
叔叔的儿媳是赵家亲的女儿,我是赵家亲的儿媳,于是,我俩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偶然通过文字邂逅。
之前见过一两次面,那是模糊的记忆,但叔叔的书让我对他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
大年初一早上,赵家亲的微信群热闹起来,一段姐弟俩的脱口相声——《姐弟拜年》,形式新颖,别具一格,内容恰切,笑点多多,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为新年增添一份喜气,点击率不断攀升,点赞量不断上涨。
兴奋之余,大家却不知,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背后,却是亲爱的爷爷自编自导的功劳。
爷爷从编剧到排练,从排练到拍摄,不辞辛劳,几经周折。姐弟俩姐姐六年级,弟弟二年级,年龄差距之大,台词要量身定做。从读稿、背稿到脱稿,作为老师的我深知这背后付出的艰辛。再加上弟弟年幼,动不动和爷爷“躲猫猫”,加大拍摄的难度。如没有爷爷智慧的循循善诱,耐心的有方指导,和谐的爷孙关系,一切皆不可能。
拍摄场景的布置,表演服装的选择,后期的视频剪辑,爷爷都独具匠心,再加上奶奶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姐弟俩向师生拜年、向家人拜年、向亲朋好友拜年三个版本,终于新鲜出炉。
这就是叔叔。
我想,这是爷爷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新年礼物,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的好时机。
这绝非偶然。
在孙辈的成长过程中,爷爷是领航人,功不可没。在《那山那水那树》一书中,爷爷陪孙一起成长,乐趣无穷。
见证孙女的一笔好书写,支持孙女领诵学校举行的国庆70周年朗诵比赛;陪幼儿园的孙子学唱国歌,送孙子早早到校,正当“小标兵”。爷爷用文字记录孙辈们的成长,用行动见证对孙辈们的教育,用爱浇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孙辈们。
正在读《那山那水那树》,这是叔叔在铁路战线退休后的生活随笔,处处流露着叔叔对生活的执著热爱,对新事物的大胆探索与钻研,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老有所爱,老有所乐,这是叔叔的心愿。当看到一对姐弟俩的出色表现,我想,这就是传承。传承爷爷工作时的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传承爷爷退休后的善于学习、笔耕不辍,传承良好的家规家风家训。
我们从姐弟俩身上看到了希望……
叔叔,值得我佩服,值得我敬仰,更值得晚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