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层面来看,罗马与秦汉帝国,都曾将广大地区的地方经济,组织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中。地中海是罗马帝国的内海,地中海地区是罗马的中原。然而,各地物产的交流,主要的大宗生产品,例如橄榄油、葡萄酒、皮革、食盐……乃至一般家用的物品,其实还是在地方性的市场圈内解决。
相对而言,汉代中国的庞大经济网络,已在另一节有所叙述:其中资源交流,由农舍到城市,一层一层集散,实与一个道路系统密切相关。大路、支线以及河流航道,编织为一个相当固定的交流网络,将中国本部紧密联系为互相依存的整体。罗马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只指涉意大利半岛及北面的东西大路。地中海的航道,船运虽可由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纵横自如,但不会构成固定的网络。两者相较,中国经济体系,一旦编织成形,可以扩张,却难以裂解。如果分裂为几个地区性的网络,仍会回到整体大网。因此,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时经济的重新整合,常早于政权的统一。罗马则不然,地区性的经济网络是构成庞大交换网络的成分。地区网络与地区网络之间,可以彼此来往,无须依赖一个固定的交通网,也无须依赖固定的资源供求。因此,罗马的庞大经济体系一旦破裂,其中个别的成分便没有再求重整的迫切需要。
从政治、文化与经济诸项层面,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有其相同之处,然而更多各自的特色。综合以上情形,中国的大帝国、文化圈与经济网络,彼此叠合,互相加强,遂有强固的凝聚力。罗马帝国秩序的稳定性不如中国,凝聚力不能持久,欧洲及中东、北非以致在罗马帝国之后裂解为多文化、多族群的列国体制。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