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流:这是论语学习的老师推荐我看的。昨天看完了这本名字像童话故事的书。我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其他书的影子《被讨厌的勇气》,《遇见未知的自己》,对话体给我的亲切感吧!也因此想起了马老师和两个朋友,哪怕现在不怎么联系了,但他们就像这本书的苍鹫一样,用一次次提问,去让我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表面光鲜亮丽的蛤蟆先生抑郁,他的朋友獾,河鼠,鼹鼠让他去看心理医生苍鹫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的三种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这不就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吗?有什么可惊奇的。是的,这本书也只是在讲述一些很平实的道理 。
儿童状态分为自然型儿童状态,适应型儿童状态。在儿童的世界里,父母是掌控他世界的巨人,儿童仰仗父母生活,且亲子关系本就无法逃离,唯有适应。这让我想起了铁娘子的心理学实验。愤怒,恐惧,深情和友善这些都是自然自然型儿童的基本情绪,这些基本情绪就像是油画三原色一样,调和出更复杂的情绪。在适应状态的儿童,会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去隐藏自己的情绪。但情绪就像是发烫膨胀的煤气瓶,如果不想让他爆炸,只能慢慢拧开阀门,让情绪逸散。情绪就在那里,总会以某种方式排泄出去。
父母状态。哪怕父母不在,我们也会在心里演化出父母的形象,按照父母的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有时候这种状态表现为我们喜欢责备别人,挑别人的毛病,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说话强硬,办事强势。处在这种状态的我们像一个个法官,审判这审判那。这种状态又会表现为自我审判,自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什么比自我审判更痛苦和严厉,同时又最具快感的了。
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有它们的可取之处,但是它们无法让我们成长,因为这里没有新事物,不管是适应型的儿童状态还是父母状态都是他给的状态,如果我们想要成长就应该学会进入成人状态。
成人状态。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水平,有调控它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这三种状态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在不断进行切换。如何更长时间保持成人状态,让自己更自如地进入成人状态,是我们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这本书除了这些概念和理论吸引我以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蛤蟆,獾,河鼠,鼹鼠的相处状态。站在读者的上帝视角,它们的相处状态实在是不敢过分认同。说说河鼠和鼹鼠吧,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们之间的关心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河鼠永远是数落,站在高处的,而鼹鼠总是被数落,暗地想着逆风翻盘,让河鼠刮目相看,獾总是站在父辈的角度居高临下地教训蛤蟆,丝毫不顾及蛤蟆先生的面子问题。但是就是这样的朋友及时给蛤蟆先生提建议,他才能好转。结尾,我其实有一个猜测,也许河鼠,鼹鼠,獾他们背着对方也去做心理咨询了。因为从它们结尾的聚餐,它们的言语都变得和缓,都做出了改变。
也许对于朋友,要求不能太高,关键时刻愿意拉你一把,哪怕平时相互数落,互相看不顺眼,有人陪伴已是最好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