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寻找记忆中久远的片段。
母校周边的小吃店还在,我带着幼儿进了一家饺子店,以前掌勺的老板娘已经变老,在一边包着饺子,她的儿媳妇在厨房忙碌着,成了新掌勺的。
端上来的汤饺子跟学生时代的味道一样,依然美味,有久远的熟悉味道。我与幼儿磨磨蹭蹭地吃了许久,拍了一些照片,权当回忆。
饺子店的隔壁是以前的男同学家,隔壁大门紧闭,想来是主人没有回来,一晃居然二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同学模样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是油腻大叔?还是肚腩大叔?秃顶大叔?……不见面的好处,就是记忆里的同学,是翩翩少年,英俊潇洒,心有念想。
出了饺子店,走在小卖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衣服特产,一如既往地还在,想到以前跟同学们一起逛街的场景,觉得眼前的衣服都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好像那些衣服,曾经都是我们摸过试过穿过的东西重新活过来,同学们的音容笑貌还在。
带着幼儿走走停停,经过理发店、糖饼店、来到一家煎粿店,远远就闻到煎粿的香味,虽然我们两个已经吃过饺子了,禁不住特产小吃的诱惑,我们还是走了进去,点了甜咸各两个味道的煎粿,坐在餐桌上时,小桌已经有人,我歉意地请问可以坐下吗?对方说可以。
然后我们彼此端详了对方许久,终于记起彼此是老同学,从毕业就没见过的老同学,她也带着孩子来找回味。
好巧,老同学,好久不见!
我们互道问候,相视一笑,真是久违了。以前我们都是很要好的同学,一起爬山涉水一起吃喝玩乐,没承想,一转眼20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老了,白头发越来越多了。
聊起往事,满满都是欢乐,那些快乐的时光,真是令人留恋。
于是,两个人意犹未尽的一边聊一边走进母校校园,一股陌生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校园旧貌换新颜,日新月异,已经有很大变化。以前成排的土厕所已经换成一格一格的单间,好了许多。
饭堂重新装修,以前独立自主的摆设,已经撤掉,换成新时代的四人桌,宽敞明亮。偶遇饭堂师傅,以前我们赶着上课,他老是帮我们洗米蒸饭,中午经常打菜给我们打多一点,天天混,熟悉得很。此次碰面,师傅已经老了,头发花白,牙齿掉了一些,也不记得我们了。放假了,他还呆在学校里,不用做饭,就干一些搬书看装修的事情,责任心非常强。
逛到以前的教室和宿舍,感慨万分,那些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岁月的馈赠。老师、分数;同学、欢乐;情绪、懵懂;离别、伤感……汇成往事之河,消失在时光里,如风飘散。
人生就是一场迎来送往的旅程,多少往事随风,多少人儿淹没在人海里。相遇即是缘分,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期待每一次的重逢,感动每一次的相聚。
回到母校,寻找初心,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