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我国最早的科学巨匠;他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他是最早在世界顶级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以138年前发表的一篇《考证吕律说》,纠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轰动西方科学界。
他的名字早已编著进历史课本之中,但即便这样,文史君以为历史课本对他伟大的佐证还远远不够。
他就是,晚清科技总设计师徐寿。
1818年,徐寿出生于江苏无锡。他的祖父务农兼经商,家境尚可;父亲是个读书人,但不幸的是26岁便去世了,去世时徐寿仅有4岁。
徐寿从小聪明伶俐、博闻强识,学过经史,研究过诸子百家。青年时期他就盛名乡里,虽称不上神童,但也是相邻眼中的文化人。
起初徐寿刻苦好学,也为了继承父志,准备走仕途。然而他的科举应试均不顺利,才华横溢的他最终连个秀才也没考中。
后来他心一横,不考了。他告诉家人,“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意思是说,八股文实在没什么用,也不能振兴国家,还是不学了。
放弃仕途之后,徐寿开始研究科学,他抱着“经世致用”的宗旨,开始收集和学习中西方的科学技术。他兴趣广泛,在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医学、矿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通过他的自学,他亲自制造出了指南针、象限仪和自鸣钟。象限仪主要用于测量火炮的倾斜角度,用于火炮的瞄准;自鸣钟,是一种机械式的报时系统,制作比较复杂。
有一次,他在街上帮人修理七弦琴,吸引了举人华翼纶的注意,他正想给儿子华蘅芳找一个老师学习科学技术,详聊之下他非常欣赏徐寿之学,于是聘为老师。
徐寿与华蘅芳志趣相投,一见如故。虽然徐寿年长华蘅芳15岁,但两人却成了忘年之交,关系非常融洽,后来更是一起成为最早的科学巨匠。
徐寿学习讲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学知识必须用于实践检验。
后来徐寿与华蘅芳一起来到上海,拜访了对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都有研究的近代著名科学家李善兰。还在上海购买了《博物新编》等西方译著进行研究。
不久,鸦片战争失败,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兴起洋务运动热潮,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开始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方针。
正是这种情况下,博学多才的徐寿和华蘅芳引起了洋务派的重视,双双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同时进入的,还有徐寿的儿子徐建寅。
1962年4月,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的徐寿等人,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自制轮船”。
当时军械所不仅没有技术,甚至连图纸都没有,关于西方的轮船,他们也只是在《博物新编》上见到过。没办法,他们只好去停泊着的洋人的船上去研究。
回来后又是画图纸,又是做零件,3个月后由徐寿主导的第一台蒸汽机就制造出来了,自此,中国人的第一台蒸汽机正式诞生。
4年后,由徐寿设计的完全国产的蒸汽机舰船“黄皓号”正式下水。
“黄皓号”试航靠岸时,曾国藩对徐寿赞不绝口:“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上海《字林西报》报道:“黄鹄号”所用材料,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
同治帝听到后也是振奋不已,提笔御赐了“天下第一巧匠”的匾额。
1867年,徐寿因出众的才学,被调往从事军工生产的江南制造总局。他来到江南制造总局,先后督办造出了,中国第一艘纯国产军舰“惠吉号”,第二艘“操江号”,这是洋务运动中,官办军事工业发展的巅峰时刻。
对此,洋务大臣们都非常满意,但徐寿深知西方科技发展之快,他并不满足。并上书提出四项建议:一、开煤炼铁;二、自制大炮;三、操练轮船水师;四、翻译西书。
但是他的提议并没有引起重视,曾国藩甚至还以“其轮船以外之事,勿遽推广言之”为由拒绝了徐寿的提议。只是第四条的“翻译西书”的事,他纠缠了很久曾国藩才得以答应。
他先是设法取得了江南制造总局会办冯俊光等人的支持,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立了翻译馆,然后招聘了包括傅兰雅、伟烈亚力等几个西方学者外,还召集了华蘅芳、季凤苍、王德钧、赵元益及徐建寅等略懂西方科技的人才。
1868年开始,徐寿开始着手“翻译馆”的工作,并将所有精力倾注其上。17年间,他们先后翻译了西方化学、蒸汽机方面的书籍。
徐寿本人一生译书13种,26部书籍,约300万字。他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的《化学鉴原》等书,对中国化学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中,广为人知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便是出自他的笔下。
后来,他意识到光是译著还不足以兴科技,于是又倾其心血在上海筹办了格致书院。以至于民国初年,清华、北大的几乎一般的学子,均出自格致书院。
1884年9月24日,徐寿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享年67岁。
伟大的徐寿,他不仅是“天下第一巧匠”,更是中国近代化学、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是清朝末年厚重阴霾下一颗熠熠发光的科学之星,是一个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科技先驱。
读者们,关于“徐寿的生平”,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