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学校有了越来越不堪重负的责任?
什么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艰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的一日作息是这样的:
早晨上学,中学大概在7:30左右开始早读,中午回家吃饭,傍晚放学后回家。
21世纪开始,中学大概7:00之后开始早读。
大量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傍晚放学回家。
有些学校学生在学校吃好晚饭,上好晚自习后再回家,到家时间估计在晚上10点左右。
暂不管傍晚放学后的情况,只看中午时间发生的变化。
从前11:30时间一到,学生各自回家,父母也匆忙回家。
若是父母是在单位忙,家里也必定有老人等着。
若是连老人也没有的,一定有父母的字条等着:饭菜在锅里,自己热热再吃。
父母在的,一顿午饭热热乎乎地吃着,餐桌上说说笑笑,或者父母边吃边教育孩子,就算默默吃饭彼此不言语,但是饭菜的温度在那里,家庭的亲情在那里,温暖氤氲着小小的屋子。
吃完了呢,父母迅速地抹桌子洗碗筷洗衣服,趁着太阳晒被子,大呼小叫地喊孩子帮忙,那种阳光下父母与孩子的交流真是有声有色,与学习无关,与生活有关。
孩子无形中承担了家庭的一部分家务活,承担了一部分小小的责任,而父母操持家庭的辛苦,一举一动尽在孩子眼中。
所以我们发现,那个年代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是有血有肉的,尤其是在感恩父母这一类题材上,有真实的细节,有真实的情感。
因为学生看到了父母辛苦工作与操持家务两个内容。
午饭之后,是孩子们的伙伴时分。
家家户户出来的孩子,或在院子里玩耍一会儿,或是相约一起走路上学。
院子里掷沙包、跳长绳、跳皮筋,玩得不亦乐乎;
路上行走的伙伴之间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路人见到一群孩子呼啸而过,转眼欢笑的声音还在风里,人影已经消失在远处。
我时常在想,中午回家吃饭,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当一上午的学习结束以后,走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饭,稍做劳动,再和伙伴交流,再一起上学。
这样的张弛有度,无论对于青少年的身还是心,都是极为有利的。
饭桌上的交流,你一句我一句,父母给孩子夹菜,或和蔼可亲或态度严肃,营造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有的家庭是和老人一起吃饭的,老人的唠叨声也是孩子们耳边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围桌而坐,家的概念深入人心,父母的责任不言而喻。
有一个叮当作响的厨房,有一顿色香味美的粗茶淡饭,在一个孩子的青少年时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视而笑,伙伴的概念美好温馨,再内向的孩子,心也是不孤独的,成绩再不好的孩子,也是自信的,因为他有可能就是掷沙包的能手,跳长绳的高手,跳皮筋的超人。
有家有伙伴,生活是完整的,教育是完整的,完整的才会是美好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老师们和学生们被规定在学校里吃饭了。
速度很快地吃好了饭,离下午第一堂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放任学生们在校园里东奔西跑打打闹闹吗?
安全大于天,学校突然觉得肩头的责任沉重起来,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于是设立了中自习,老师们不休息,轮流看班。
看班很吃力,学生们没事干就会吵闹,于是布置课堂作业,学生们开始埋头做作业,课堂总算是太平了。
可是做了作业就要批改啊,老师们埋头在作业堆里,苦恼又劳累。
从前的作业叫回家作业,自从学生在学校吃饭后,作业有了两个名字,一个叫课堂作业,一个叫回家作业。
学生和老师都跳入了题海里,开始了游泳训练。
训练的结果是出成绩了,校长们惊喜地发现,中自习效果杠杠的,他们找到了提高学生成绩的好方法:增加学习时间。
老师们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虽然劳累,可是敬业的老师还是选择了利用中自习讲题目或者个别辅导学生。
这就是剧场效应第一个站起来看戏的人。
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原本坐着的人都被挡住了,只好也选择站起来看戏,不站起来的人就看不到戏了,于是所有人都选择了站起来看戏。
当一个学校开始让学生不回家吃饭。
在学校里吃饭,让学生上中自习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这个“好办法”很快引起了各校效仿,有的学校甚至开始不让学生回家吃晚饭,在学校里吃好晚饭后上好晚自习再回家。
哇,这个效果更好,本来学生在家里做作业可能马马虎虎的,可能不会做没有人可以商量请教的,现在在学校里完成“回家作业”。
有老师盯着,有老师教着,成绩怎么可能不好呢?
而家长们,顿时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孩子不回家吃午饭了,自己可以省力了,不用像冲锋打仗一样从单位里飞奔回家摆弄锅碗瓢盆了,孩子不回家吃饭,那就马马虎虎把自己的午饭将就一下就好了。
有些家长想:
要是孩子在学校吃完饭上晚自习才好呢,让老师一直盯着管着,多好呀。家长只要到晚自习结束去接一下孩子就好了。
如果有住宿条件的,很多家长很愿意让孩子寄宿在学校的。
这样,父母只要趁着每天傍晚散步的时候顺便去学校看看孩子就好了,终于又可以有二人世界的美好生活了。
于是,很多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就早早地寄宿在学校里了。
家长们美其名曰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们似乎没有想到过,在孩子18岁之前,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话虽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但放在家庭中,又何尝不是在提醒孩子们要看到每一餐饭每一件衣服都是父母辛苦劳动的结果。
不陪伴,不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日三餐不一起吃,孩子们如何知道父母的辛劳?
如果孩子对父母冷漠,没有感恩之情,真的是孩子们的问题吗?
而外卖的出现,更是让原本只有一顿晚餐可以同吃的状况雪上加霜。
家里冷锅冷灶,孩子回到家里父母都不在家,让孩子随便叫个外卖打发一顿晚餐的情况也慢慢开始多起来了。
早餐也是让孩子随便买点东西打发一下就好了,这样的情况不是也很多吗?
上学的时间越来越早了,大量的孩子早晨六点多钟就挤在公交车上了,他们的早餐真的是家长也一起早起然后做的各种品种的早餐吗?
缺少了一日三餐的餐桌交流,生活变得非常单调起来,父母与孩子之间互不了解,互不理解的情况越发凸显,到最后变成了最简单的对话:
“作业做好了吗?”“还没有。”
“最近考试了吗?”“没考。”
“上课认真听,不懂就问。”“嗯。”
剩下的是长长的沉默。
最有感觉的是语文老师吧,作文里写亲情的时候,文字间是何等的干巴枯涩的情感。
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事例,除了下雨送伞、生病送医院,只剩下父亲教学自行车了。
而窗户外面的世界,渐渐地远离了孩子们。
春天的草、夏天的树、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来不及看见。
因为,早晨六点多就上学了,傍晚五点多甚至晚上10点多才放学了,除了堆积的作业,孩子们的眼中真的很难看见别的了,除了想倒头就睡,孩子们没有别的心情了。
那么,是什么开始代替我们的父母陪伴了我们的孩子?
不是书,不是伙伴,是手机,是电脑,是游戏,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
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的,到发现危险时,已经无力脱身,悲惨死去。
家庭的亲情因为缺少了三餐饭的陪伴,渐渐地淡漠起来,到最后无话可说或者针锋相对。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最注重家庭观念的民族吗?
可是,正如剧场效应一样,大家都站起来了,如果谁坐下来,那么就是傻瓜了,会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站着,踮着脚尖站着。
现在,学生都在学校里吃午饭了,都上中自习了,家长们都习惯了不管孩子午饭了,习惯了这样轻松的生活了。
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餐桌上的温馨说笑,饭香,菜香,家香。
学校觉得肩头沉甸甸的,食堂里忙得不亦乐乎,怕食品卫生出问题,于是统一采购,万一出了问题,可以减轻一些责任。
还有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几千号人在一个小小的学校里,如果自由地走来奔去,太不安全了,只有全部关在教室里才是安全的。
然而,这么多人,一不小心就这个磕掉了半颗牙齿,那个摔破头了,于是家长找上门来,责怪学校管理不得力,闹个不亦乐乎,学校又担责任又不讨好,心里觉得冤枉死了。
家长们,理直气壮,孩子在学校里出的事,就该学校担全责。
我只能说学校活该,谁让你把应该家长管理的时间自作多情地揽在自己身上呢?
而学校呢,开始责怪家长没有做好家庭教育,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责怪家长和学校配合不默契。
殊不知家长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少而又少,他们对孩子实在是因为不了解而无计可施。
其实,80后的家长们,自己就是独生子女,80后的家长很多人生了孩子就丢给老人养育,他们从孩子的幼年时代就长时间地缺失了对孩子的陪伴。
学校莫名其妙地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很多本该是家长承担的责任;家长莫名其妙地被剥夺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被剥夺的时候是很开心的,交给学校我放心,我省心。
但是一旦出了点什么问题,我就很不开心。
因为没有一日三餐的陪伴,家长不了解孩子了;
因为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渐渐变得没有责任心了;
因为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学校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荷了……
都说习惯成自然,似乎病人送到医生那里就该被医好的,要是死了就是医生害死的;
似乎学生送到学校就该归学校管的,要是出了事,就是学校的责任。
这样的思维习惯一旦成了自然,真是让医生和学校有口难言了。
而家长们,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缺失的陪伴,会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孩子对父母的不了解、不理解,对亲人的冷漠,老之将至,没有了子女的陪伴,那是多么孤寂冰冷的老年时代?
是孩子的错吗?救救我们的家庭一日三餐,救救我们的孩子,救救我们越发淡漠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