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条视频。在视频中,杨天真与毛不易、李雪琴的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在提到自己每年只休息30天,只要有工作就会牢牢抓住时,李雪琴说:“因为我对工作没有任何安全感,不仅是工作,对一切事物,包括关系,都随时准备好失去。”
毛不易也深有感触,说:“我有个阶段也这样,某个活动或者某件事情,我觉得自己干不了,可是那么多人都觉得我能干。我没那么厉害,只有我自己知道。”
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也曾遇到过像他们一样的经历:
不敢在工作上争取,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舍得为自己花钱……;
总是委屈自己,畏缩不前,把生活调制成苦涩的味道;
总是看低自己,选择过“低配版”的生活。
这是为什么呢?是自己不够好、没能力、还是不需要?
其实,都不是。
而是在自己的潜意识有不配得感:不配得到金钱,不配得到重用,不配得到满意的伴侣,不配得到欣赏……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人活一世,真正的富有不是拥有钱财和高位;
而是拥有敢想敢做的胆识,拥有属于自己的配得感,配得美好的感情,配得努力之后的岁月静好,配得自己的星辰大海,配得幸福和快乐。
01
“配得感”越高,越容易吸引到好运气
著名经济学家查理·芒格曾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在心理学上,这种坚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被称为“配得感”。
的确,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吸引的。
身上“配得感”越强的人,越是命好。因为他们始终坚信,自己配得上世间一切的美好。
杨天真便是一个“配得感”很强的人。她出身普通,却从不循规蹈矩,始终坚信自己值得想要的一切。
虽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美女,但她从小就自诩“色艺双绝,功成名就”。这也让她活得大方坦然。
读书时,在一次合唱比赛中,她虽然没啥乐理知识,但却能毅然应聘指挥。
当下,就有人质疑,她拍子不准、唱歌跑调,何以胜任?
但她却用实际行动,回击了怀疑。为了保证节目效果,她不仅刻苦练习,甚至还抽空找了赞助商,让晚会更加出彩。
这也让大家对这个风风火火的姑娘刮目相看。
后来导演系出身的她,因为热爱,还跑去当了经纪人,最后又拉着好友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娱乐公司。
似乎,只要她想做的,就没有做不成的。
其实,你我也当如此。
永远不应该因为任何人的眼光,而放慢脚步,自我设限。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自己配得上什么?自己做得答案又是否标准?
而应当敞敞亮亮、敢想敢做,用努力和上进,留给人生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海贼王》里有一句话说得就很好:“所谓理想,只是同时拥有实力的人才能说的现实。”
所以,人生路上,与其这也不敢、那也不敢,不如增进实力、大胆做梦。
02
“配得感”越高,越有机会得到好东西
俞敏洪曾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讲过自己的故事。他在大学没有谈过一次恋爱,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干部竞选。
他说:“自卑的人一定比狂妄的人更加糟糕。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住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属于他的机会。”
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理论,更能解释这一现象。
自证预言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预言来行事,最终让事情按照预言的方向发生。
这里的预言,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对自己是否“配得”的判断。
“配得感”低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得不到好东西,于是焦虑、被动,容易导致不好的结果;
“配得感”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实现某一目标,行动上更加积极,从而提升实现的可能。
电视剧《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也是一个“配得感”很高的人。
她不会因为别人看不起她,也不会因为自己是“收破烂”的,就认为自己的人生只能如此。
她不停地寻找机会,投入全部身家买钢,一步步闯出自己的天地。
跟许半夏性格相似的,还有奥运冠军谷爱凌。
在北京冬奥会的滑雪比赛中,前两跳结束后,谷爱凌临时改变策略,第三跳选择挑战高难度动作。
这一选择,不仅让她收获金牌,也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称赞。
她说:“我想让更多青少年打破自己的界限,变成最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的选择,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怕失败,是“高配得感”给予一个人的精神能量。
这种能量,是追寻理想生活的勇气,也是打开人生机遇之门的钥匙。
03
对自己正向反馈,你配得到最好的
听过这样一句话:“‘你不配’不会伤人性命,但它会在人体内部悄无声息地搞破坏,消耗精力、侵蚀人对生活与梦想的追求。”
深以为然。
“你不配”是这个世界上层级之间最牢固的封印。
它把一个人锁死在自己的层级上,让他自惭形秽,以此认定自己劣质、廉价而被淘汰出局。
而要打破层级的牢笼,向着高一层出发,最好的办法便是不断向自己做出正向反馈。
首先,纠正内在的审判者。
心理学认为:配得感低的人,内心住着一位严苛的审判者。
审判者传递着一个信息:“你不重要,你没有价值。”
每次自我贬低时,我们要反问几个问题:
对自我的评判,有没有真实的证据?
哪些信息表明这个评判有问题?
这样评判自己,对自己有好处,还是坏处?
通过辨别筛选,就可以排除不正确的内心对话,留下有效的建议。
其次,积极的自我反馈。
配得感低的人,被“我不好”填满,每做一件事,不论过程与结果如何,都会不停地否定。
根据神经科学研究:长时期自我贬低,会形成神经反射,会不自觉地重复循环。
想要打破这种无意识,就要重新建立一种反馈,做完一件事,不管多么微不足道,都要学会肯定自己、赞美自己,直至下一次不会自我贬低。
比如:我今天按时起床了,真棒;我完成了全部的工作,不愧是我。
最后,转换视角
人,正是因为看低了自己,所以觉得不值得拥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把这种消极视角转换为积极视角。
心理学中有一个“镜像练习”。
站在镜子前,想象着对面是自己的亲密朋友,他会对自己怎么评价?
用他的视角赞美自己,比如:爱学习、讲信用等。接着对镜子中的自己说道:“是的,我就是这样。”
学会用正面评价取代负面评价,别让消极的视角影响自己。
真正的配得感,并不是狠狠心吃一个榴莲,咬咬牙买一个奢侈品;
而是“一日克己,天下归仁”的笃定,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广阔。
而配得上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是一种人生难得的智慧。
当一个人有了配得感,便会真正地摆正自己,摆正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成为一个远见卓识的人,气运也会越来越棒。
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晴天还是阴天,总会安于岁月,行稳致远,成为一个厚重的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人生变好的迹象,从提升“配得感”开始
有人说,配得感低可能源自一种匮乏的恐惧感。很多人从小到大不论好坏,一直被他人所定义,从来没有自我价值的认可。跟外界互动越多,配得感缺失带来的自我认同意识越弱,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多,甚至即使自己很有能力,也难以继续前行。
那我们要如何提升自己的“配得感”呢?
首先我们要清理源自内心的匮乏。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情绪和行为背后隐藏着不配得的信念;
运用色彩瑜伽、舞蹈、服装、茶花香道等疗愈技术,清理和释放情绪,让情绪自然流动起来,不再评判和抗拒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再给自己贴上“好”“坏”的标签,拥抱真实的自己。
然后摆脱匮乏感的束缚。通过一次次看见和释放,不断地清理的底层结构,重新形成一种新的模式。我们也将不再沉溺于自己“不够好”“不配”的思维模式中,而是能清楚地说出“我想要”、“我需要”、“我值得拥有”。
如此,我们在找回内心的力量的过程中,逐渐破除内心的匮乏感,实现人生的丰盛富足。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