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六感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身体的六种感官来写作文。“六感”可以应用在各种文章当中,尤其是写景文章和状物文章。
朱自清先生认为“写作便是以文字作画”。当你在描写景色的时候,可以假设自己就是一个画家,把自己的眼睛当做取景框,并且加入自己面对眼前景象的联想与情感,用手中的笔作为画笔、打开神奇的六种感官,用文字画出独一无二的画面。借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来详细的来讲一下神奇“六感”写作法。《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所写的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一起去感受朱自清先生的“取景框”里面包含了哪些独特的景致,又是通过哪些细密观察、用“六种感官”的详细描写,让读者仿佛真正置身在灵动的景致里,并且将感官与景色交织融合在一起。朱自清先生在描述荷塘月色时的原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就这样短短的一段,已经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东西。下面一一来看一看。现在心理记住这些文字,首先回忆一下,朱自清先生首先写道荷塘中的荷叶、荷花、碧波,这一段是以月色为背景描写了荷塘。而下一段,文中写道了满月、云、月光,便是以荷塘为背景描写月色了。假想一下,如果我们是电影摄像师,我们首先将镜头向下对准了“月色下的荷塘”,接着我们又轻轻摇动摇臂将镜头上扬取到“荷塘上的月色”。所以,我们与朱自清先生学到的第一个技巧便是“移动镜头取景法”。移动取景意味着我们的镜头摆动会依据一定的顺序。我们来试一试,假想我们来到了一个海滨沙滩。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方式拍摄眼前的场景。现在我们就来移动我们的镜头像摄影师一样,取到直击人心的镜头。我们可以采取由远及近的“拍摄”方法,将镜头对准远方海天相接的地方,再慢慢地将镜头拉回到海浪冲刷脚下沙滩的近景。反之我们也可以由近及远地变换拍摄视角。镜头从沙滩上的贝壳开始,慢慢向远方移动,我们看到了海面上归航的渔船,拍摄到慢慢沉入海面以下的夕阳。顺序不止这两种,我们也可以用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顺序。还有呢?由内至外或由外之内的顺序。刚刚呢,我们已经学到了写景要有一定的顺序。那么我们如何想朱自清先生一样把感受写真切呢? 我们继续来看一下激发感官的“六感法”。
六感是什么?就是用六个感官来感受眼前的景色。我们还回到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把他们找出来。
(1)朱自清先生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里面有一个词汇——“弥望”,“弥”就是“满”的意思,弥望呢就是满眼的意思。这样一解释啊,其实直接就告诉了我们朱自清先生在讲这个画面的时候首先用到了第一个感官——眼睛。朱自清先生还在看到之后使用了“想象”的技巧,说“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好,那这里我们就可以将“眼睛看”+“想象”作为一个句型试写一下“海浪”——海浪一个接连一个地向岸边涌过来,像一座座滚动的小山丘。那要是把“海浪”换成“星星”呢?也试着用“眼睛看+想象的”作文公式来描写一下。在一望无际的夜空中,有几颗隐约可见的小星星,我好像看到无数只萤火虫在我的面前飞舞着。
(2)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感官是什么。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春》中写道:“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听,文字里面有声音呢。这就是我们写景的时候要启动的第二个感官“耳朵”,用耳朵来细细的聆听周围的声音,并且把这种听觉上的感受传达给你的读者。还是以海浪作为例子,当我们站在海边用摄像机去取景的时候,画面里可以收入画面中的生音。我们可以听到“哗啦哗啦”的轻柔地海浪声;我们可以听到“轰隆轰隆”像雷鸣一样的汹涌的海浪声;也可以听到“啪啦啦啦、怕啦啦啦”的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寂静也是我们的耳朵能够感知的独特感受。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么描写“没有声音”的。《荷塘月色》中的这句话:“叶子底下是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这句话里面的“脉脉”恰好形容的是“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春》这篇散文里面有“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里面的“安静”和“静默”都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的。
(3)下面我们要开动第三个感官了——“鼻子”。在《荷塘月色》里面朱自清先生写道了香气,这正是鼻子的感受。是哪一句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散文《春》里面也有仿佛能被我们亲身感受到的气味,你看。“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描写海浪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启动鼻子的感受。我们可以这样写:翻滚而来的海浪推着咸咸的潮湿的海水味儿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低下头问了问手中的鸡蛋花淡淡的花香,这就是热带海岸的味道了。
(4)刚刚我们启动了眼睛、耳朵、鼻子,还有一个感官不能落下那就是我们的第四个感官——“嘴巴”。我们看看散文《春》里面的这一句“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没错,景色也是包含可以尝到的味道的。写景的时候真的可以把嘴巴的感受加入的文章里面,更可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说到这里,我们仿佛已经把五官都用到了,可是六感还差两感啊,我们的身上还有哪里可以感受周围呢?第五感,就是“手”。“手”其实不仅仅是手,还可以代表皮肤、触感。散文《春》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先生在几个动作之后感受到了草地的触感“软绵绵的”。还有这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吹拂在身上的感觉描述成像母亲用手抚摸孩子的感觉,是不是立刻就领略到了,春风的轻柔和温和。所以,正在听课的你们也可以开展想象力了,如果是秋风呢是什么感觉?冬天的风呢?我们的身上还有哪里可以感受周围呢?第五感,就是“手”。“手”其实不仅仅是手,还可以代表皮肤、触感。散文《春》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先生在几个动作之后感受到了草地的触感“软绵绵的”。还有这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吹拂在身上的感觉描述成像母亲用手抚摸孩子的感觉,是不是立刻就领略到了,春风的轻柔和温和。所以,正在听课的你们也可以开展想象力了,如果是秋风呢是什么感觉?冬天的风呢?
(6)现在我们就剩下最后一个感官了,也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那就是第六感的感官——“心”。“心”的感受有很多种,可以是“想象”,可以是感官间的联通,可以是与自己以前生活与经验的联结,也可以是自己情绪的表达。我们来读读《荷塘月色》中的句子“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个段落里面看到,朱自清先生对月光需要透过云层不能“朗照”的想法,觉得是“恰到好处”。之后,又说到“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上奏着的名曲。”梵婀玲就是小提琴的音译。在这个句子里人对于光与影的感受超脱了视觉的限制,而把这光影的既柔和又有节奏的感觉比喻成了小提琴曲。这个修辞的方法叫做“通感”是不是很妙啊。其实,内心的感受是很丰富的。
愿神奇六感写作,助力孩子们写作上一路开挂。利用 “眼、耳、鼻、手、口、心”,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