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

劳动教育,从最基本的劳动开始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份,教育部也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和实施意见,切实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社会包括老师和家长也都想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改变他们目前普遍存在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很多学校也相应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总体而言,由于存在着学习任务过重、劳动实践资源缺乏、评价方式单一等各种原因,很多学校和老师对落实上级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上面还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我看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促进他们德性成长的有效途径,这并不一定非要占据他们很多的时间,也不一定需要多种劳动实践场地,而是应该从最基本的劳动开始。


1. 整理好内务,保持宿舍整洁


    对于寄宿制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整理好内务,保持宿舍干净整洁就是落实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做法。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天午晚休起床后,宿舍内的小伙伴们各司其职:叠被子、倒垃圾、扫地、拖地、擦玻璃、整理物品......让大家共同居住的一方家园顿时变得整洁而温馨。每天要求学生做到这些,就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 保持好教室卫生,让其成为学习的理想之地


  学生在教室里呆的时间最长,因而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卫生也是落实劳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学生根据值日分工,一丝不苟地清理地面、排摆桌椅、擦黑板、养护绿植、清理杂物等。学校和老师高标准地坚持让学生做好这些具体的小事、实事,远比天天讲一通关于劳动的价值有意义得多。


3. 爱惜每一粒粮食,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在餐厅,比较容易出现浪费现象。因此,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做到“吃多少,打多少”,不浪费粮食。吃完饭,清理好自己刚用过的餐桌桌面,并主动做好餐具回收,减少餐厅工作人员的负担。一个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学生长大以后也大多会成为优秀的劳动者。


4.  以劳示爱,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周末或假期中,学生回到家中,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收拾碗筷、衣物折叠、自己动手为父母做一顿饭、清洗衣服等。学生就会在做这些家务的同时,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就号召年级全体学生下厨房为父母亲手做一道拿手菜,在辛勤劳动中品味浓浓亲情。事实证明,这项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就非常好。全家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分享了劳动带来的幸福与满足。学生们在具体的家务劳动中,就会发现生活中那些极易被忽视却又格外重要的平凡与感动,感悟亲情,感恩父母。这又何尝不是劳动教育所蕴含的巨大育人价值呢?


5. 走出校门,尝试开展社会实践劳动


  利用假期, 可以鼓励学生到社会上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实践劳动。如参与“我是环保宣传小卫士”、“我是文明交通劝导员”等公益劳动,可以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这些社会公益劳动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意义;参加“我为敬老院服务”、“我为山区儿童献爱心”等活动,学生可以传递自己的爱心、明白通过劳动可以让很多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学生还可以到银行、医院、工厂等地方参加职业体验劳动,亲身感受每一种职业的劳动特点,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并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劳动教育就是将一颗热爱劳动的种子浸入学生内心,通过踏实勤奋的劳动过程,使学生获得丰硕的劳动果实,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劳动方式。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应该从这些最基本的劳动开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扎实的劳动能力、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涵养丰富的劳动情感,培养高尚的劳动精神,让劳动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鼓励他们用勤奋的双手去耕耘美好的未来!



随笔

相关推荐

教育部:把握好5方面关系,开展好新时期劳动教育

阅读 124

推荐:全国名班主任陈宇老师班级操作岗、管理岗职责说明书案例 - 草稿

阅读 2938

双减政策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黄忠杰

阅读 638

会减法,更得会加法

阅读 286

20211019-49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高年级语文作业减负增效

阅读 7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