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时候,学校办了一场话剧义演,几个语文老师负责培训排戏,演出的是《雷雨》选段。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话剧,演员都是些学生们,却表现得极为专业,特别是饰演蘩漪的女同学,她挽着发髻穿着旗袍,一颦一笑间仿佛就是从《雷雨》中走出来得那个蘩漪。那次义演非常成功,后来很长时间,我们遇到那几个同学都会小声提醒身边人,“快看,左边那个就是周冲”。
这么多年过去,话剧一直是我心里的白月光,对话剧演员更是有着天然的敬佩。但真正了解话剧,还是从王可然和牛萌的这本《一切为戏剧》开始。
什么是“戏剧制作人”
王可然是央华的戏剧制作人,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制作人会在一部戏里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
戏剧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艺术,它需要把许多人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去完成。而制作人就像是整个剧组的总设计师。剧本和主创的选择、取舍,艺术追求和市场认可的权衡。让演员安心演戏,让导演全情创作,把所有环节安排妥当,将所有人员的积极热情调动起来,成功了为团队喝彩,失败了还能兜住底,
王可然说:“所有的问题,最后都是制作人的事。”他也的确是这样要求自己,小到排练结束安排演员们去哪家安静又可口的餐馆吃饭,大到去国外寻找导演,他事必躬亲、事事妥帖。
如何完成一出好戏
央华出过很多经典成功的话剧,他们勇于探索,不为迎合市场和观众而排戏,不高高在上试图教育别人,王可然始终目光如炬,谦虚又大胆地挑选好剧本,发现好演员。
《犹太城》讲述了二战后期,立陶宛首都的犹太人们知道自己将在一到两个月内被杀害,他们无法反抗这种宿命。面对生命的倒计时,他们尽量像往常一样工作、生活、看演出、与朋友见面。艺术家们成立了剧团,剧院里的每一场演出都爆满。
后来作者约书亚访谈一位幸存者,那座剧院意味着什么,她回答说:“它提醒我们,我们依然是人。”
即使是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不同,但是王可然认定这部剧能给我们对生死问题的探讨缺失带来最深层次的解答,“即使死亡就在眼前,也要好好地、优雅地、热烈地活着,活到最后一刻。”
这部二战题材的严肃戏剧,不可思议地成了北京演出市场的爆款。
如果《犹太城》的成功是用情感力量创造出了生产力,《如梦之梦》就是王可然对戏剧形式、表现手法、演员极限的一次挑战。
长达八个小时的话剧,篇幅长、角色多,时间和空间的巨大跨度,360度的莲花池舞台,他让走进剧院的观众觉得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戏”。
表演发生在你五感能捕捉到的任何一个角落,演员从你身边走过,你能闻到她们身上的脂粉味儿,看到她们旗袍上的褶皱,感受到她们内心的欲望和绝望。
这种绝无仅有的体验,一部剧让观众“入梦”。所以对每一位演职人员的要求就更高,许多演员都是分饰多角,每一个走位,每一句台词都要精准妥帖,音响、灯光、道具不能出一点差错。正所谓所有的事到最后都是戏剧制作人的事,王可然对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一定要演出一部“对得起观众”的戏。
戏剧不是能一朝暴富的产业,它的市场很狭窄,它需要一代代戏剧人们慢慢去磨,慢慢去探索。而王可然就是在这个行业里奋力生活、把热爱当命业的人。
这本书会让你更多地了解戏剧,也更多的从王可然身上获得对自己生活、事业的启发:一个人在足够专注的情况下,能为他们自己、这个行业、甚至这个世界创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