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赴美 口出豪言
要让中国画征服西方世界
1990年代,谢天成只身远赴美国,开始了他在美国寻求中西绘画结合点的艰难跋涉。他深感,让中国画真正走向世界不能只满足于少数海外华人和国外同行中获得知音,而是要进入西方国家的博物馆、画廊,进入艺术品市场,让西方主流社会能接受中国绘画。
在美国、日本几番海外艺术交流的经历使谢天成懂得,艺术虽然没有国界,但各民族对艺术品的欣赏习惯有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西方人普遍认为有强烈色彩对比、严谨结构和饱满构图的油画最有艺术感染力;而对中国画的黑白灰色彩组合,单纯、飘逸空灵的意境则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要让中国画征服西方世界,就既要保持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不能不关照西方人的欣赏习惯。谢天成开始寻找着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结合点。
谢天成再一次求新图变,他的目标是“征服西方,用中国画”。
萧条经济下的热销
美国绘画界的轰动
199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几乎50%的画廊行倒闭。但1995年,谢天成带着第一批探索成果,走进美国洛杉矶亚洲太平洋国家博物馆,展出获得极大成功,作品很快销售一空。接着,又有3家美国画廊找他签约订画。
1998年谢天成在美国纽约荷里区名画廊举办的现代派画展取得成功。《远古的神秘》、《陈旧的盛装》、《雨季的情思》等20多幅作品,以梦幻般的色彩和全新的技法,构成了具有东方情调的斑驳肌理的一幅幅抽象画,隐约的形象渗入其中,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远古的神秘》被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谢天成回忆说:“第一幅让我得到世界认可的现代派作品,正是画的贵州苗族姑娘。”那是一幅以金黄色为主调的泼彩人物画,苗族姑娘盛装端坐于画中。
2000年以后,谢天成又挑战自我,一改以往绘画的题材与风格,2002年,创作出一组生动传神并具神秘氛围的中国西藏题材人物画,一举轰动了美国绘画界,并在美国洛杉矶亚洲太平洋国家博物馆和美国纽约苏荷区名画廊等地热展热销,征服了美国著名收藏家吉姆,他以每幅画不低于2.5万美元的高价全部包销了这批作品。同时成功地入选世界艺术品拍卖巨头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并以三万美金的底价进行拍卖。
彻底征服西方画坛
成为东方美术符号
在美国的成名,是振奋人心的。而后谢天成的作品连续被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三任美国总统收藏;作品连续三次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收藏;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法国总统奥朗德与萨科齐、英国首相在内的40多位国家元首争相收藏,并书信往来。同时,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马里兰卡大学在内的十余家西方主流教育机构也与谢天成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书信交流。
此外,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日本东京南画院院长、著名水墨画大师片桐白登、日本画圣东山魁夷、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等众多国际名人也都与谢天成会晤并收藏其作品。
2007年,谢天成人像作品带邮资邮票在美国发行。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为华人画家发行带邮资邮票。谢天成也由此成为一张代表中国美术的世界名片。
谢天成先后在美国洛杉矶、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等世界多地参加美术展览与学术交流。谢天成闯荡西方画坛,让中国画走向了西方,成为一张征服西方主流艺术界的东方符号!
谢天成打破传统国画的意境格局,大胆地把中国的水墨、颜料、宣纸和抽象的意识,与现代派的色彩感觉糅合在一起,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揉进西洋画的某些理念和技巧,创作出了一批既有西画的浓烈色彩,又有中国画特殊肌理和韵味的作品。“水墨系列”与“现代泼彩”系列,用中国的画笔,中国的颜料,地道的宣纸,探索中国绘画的韵味,揉进西方画厚重的气势。
美国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薄薄的宣纸上怎么能形成比油画还厚重的肌理,看画的人都想用手去摸个虚实。
正如谢天成所说:中国的艺术在西方,或者在上流社会是有目共睹的,是能引起共鸣的,西方非常喜欢这种新的艺术。如果把中国绘画通过改良,用更丰富的表现力去呈现,中国画在西方会得到更大的成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