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新解读厌恶和愤怒,避开思维误区,让自己从中获益。比如,厌恶堵车,就告诉自己不值得为这几分钟几小时生气而折损寿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听一些喜欢的节目。
2.人生就是一段需要不断根据情况来修正的旅途。关键并不是指定一个一成不变的计划,而是不间断的持续规划,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停止。
3.黑匣子思维:为自己打造一个“黑匣子”,找到哪里引发了错误,只要了解了失败的原因,人生就会因为这次糟糕而变得更加美好。
4.接受现实,彻彻底底的接受,包括不喜欢的方面,即使目前接受现实十分困难,它会给予回报。跌倒时找出跌倒原因,日后排除因素。
5.“否定神学” –我们不知道什么能保障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只知道哪些因素是肯定能破坏它。有计划的关闭生活中的“消极面”,增加拥有美好生活的概率。
6.不要试着探究自我,不要让个人感受成为自己的指南针。应听第三方的客观评判。放任自己的感受肆意飞翔,因为它们无论是到来还是离开,都不会遵循你的意愿。
7.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找到令自己 “痴迷” 的事情,而不是仅仅感兴趣。
8.平静的人生才能更加高效。尽可能长久的留在自己的能力圈里慢慢发酵能带来最好的结果。
9.内心评分卡 vs.外界评分卡。明白哪一种对自己更加重要,拒绝被自尊心和羞耻感牵着鼻子走。自己对自己的唯一看法才是关键的。
10.错误的自我印象,坚持写日记 -我们改变自身的速度会比想象的要快;我们的人生看似易于规划,实则不然;抛开大脑编织的人生故事大网;我们眼中的自己,会比真实的自己更加美好。
11.自我怜悯是最没有用的反应之一。接受生活并不完美,思考做什么可以扭转乾坤。破除 “受害者” 心理。
12.反思,“令人享受” 还是 “充满意义” 的行为更能带来美好生活。将乐趣和意义进行适度的混搭,避免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