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打卡五 快乐生活:教师的生活态度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生活就不会快乐。师生间只剩下教学、作业、考试、分数等的时候,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失去了乐趣。教师感受到的是挫折和单调乏味,感受不到与学生一起学习时克服困难、突破难题的快乐,学生被动学习或者厌学情绪也会传染给老师,使得老师精神负担增加,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加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教师把有思想的人当做盛放东西的器皿,教师只管把所谓的好东西“知识”往器皿中填充,根本忽略这个器皿是否开口,是否还有空余的地方,是否装着东西。完全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其实,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用测试成绩激励学生,这才能产生学习快乐。
教师接纳学生一切,包容一切,无条件。只有勇于面对现在的学生,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帮助他们,看到点滴进步而感到高兴。帮助学生,特别是生活、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一天语文早读,五班学生全体专心背诵,抽查提问背诵结果,六句话记下来三句就是好样的,35分钟仅能记住两句话。我就询问被检测的同学当时记忆的时候,心里想什么呢?记忆方法是什么?通过和他们交流,发现他们背诵不精确的原因是记忆时都是高空浏览式读句子,死记硬背。那节课,我暂停教学进度,帮学生找到高效又精确的记诵方法。当堂立即体验,效果良好,学生脸上露出微笑。我还发现一个秘诀,背后夸奖学生,威力无穷。
当我们严重有学生,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积极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教师也就找到了快乐的源泉。一旦点燃起他们学习的欲望的时候,找到自己学习方法的时候,特别是从学习中能体验到快乐的时候,任何人都阻挡不住学习知识的脚步的。
所以,一定切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眼中有人,心中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