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送暖阳,教研在路上。在暖暖的冬日,中心校组织了中心小学和柳庄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调研听课活动。新加入六年级队伍的教师讲授的新授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要求。他们的课有的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对于如何上好复习课,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有很多。
作为复习课,很多老师都认为就是一节做试卷的课或做练习的课,真的是这样吗?如何利用单元复习,让我们所学的这一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化呢?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而我们复习课的现状是:大部分存在机械使用教,材简单重复,重知识轻方法,重学生智商的培养,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举一而轻反三。对学生来说,不新鲜;对教师来说,难有新意。
复习课是对所学某一阶段知识的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四基,发展学生的四能,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一种课型。如何让学生通过单元复习课达到:波斯纳提出的 经验+反思=成长 的效果,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让复习课起到织网,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1+1>2的效果;通过复习强化学习的知识,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通过查漏补缺,促进知识的内化,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们在上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或者周末时间。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形成思维导图同时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条理化、系统化。而我们在授新课的时候,可以让小学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查漏补缺,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下面,我们要抓住抓住本单元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易错内容,设计或选择典型例题。用一个情境串或者知识串把本单元的核心问题、薄弱环节、易错内容串起来进行系统化复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四基和四能,争取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无论何种课型,教无定法,研无止境。学生有教无类,教师需因材施教、探索前进,不断总结成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孩子们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