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特别漫长,窝在家里,除了吃喝,就是看书,上网,睡大觉。
看什么书呢?家里有许多待看的新书,朋友送的,自己买的,一本本叠在书桌上、床头柜。这阶段,心情有些沉重,想看的书尽量轻松,调节一下气氛,让压抑的心情明朗起来。
什么书读来比较轻松?我认为是吃食类的书。吃,不仅能解决温饱,带来美味,而且吃还是一种文化。这样的书,既能满足味蕾又有精神享受,岂不乐哉?!
家里的书很多,已经挤满了书柜,其中不乏美食书,蔡澜、沈嘉禄、蒋洪,也有孔明珠、杨忠明、西坡等等。我还是拿出了汪曾祺的《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是去冬双十一节网购的八本书之一。喜欢读汪老的散文和小说,也喜欢他的美食随笔。我有个读书群,不少人是“汪迷”,他们经常在群里转发汪老的作品,发表自己写的与汪老有关的文字。余生也晚,没见过汪老,但他的作品已经深入我心,读之,有种亲近感。
关于吃,汪老有发言权,因为他是个“生活家”。他在《人间有味》里写了昆明的吃食,故乡高邮的食物,写了四方食事、人间五味,什么油淋鸡、汽锅鸡、雪花蛋、咸菜茨菇汤、肴蹄、黄鱼鲞烧肉……有些菜名闻所未闻。
除了介绍菜肴,还有菜背后的小故事,比如《苦瓜是瓜吗?》作者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小孙女觉得“苦瓜不像瓜”,味道苦不说,还外皮疙里疙瘩,长相奇特;其二,两个同乡到北京看望汪老,吃饭的时候,端出一盆苦瓜,“这个东西能吃?”汪老说:“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
作者写苦瓜,花了很多笔墨,从原产地到引进中国,渐渐被老百姓适应,成为餐桌一菜,再由苦瓜想到有关文学创作的几个问题。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些,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
让人感兴趣的还有诸如《咸菜与文化》、《宋朝人的吃喝》等文章,作者特别提到宋朝人喜欢“分食制”,这一点颇合卫生,不易传染疾病。
《人间有味》共四辑,除了前两辑的《四方好食》、《至味在人间》都与吃食有关,后面两辑《吾家小史》、《那时巷情》写的却是作者的亲人长辈和好友。相比前两辑单纯的谈吃,感觉后两辑的内容更加广泛。作者的文字平淡朴实中不乏幽默风趣,细细读来,感觉味道更美。正如书的“腰带”上所说:“文学大师、生活家汪曾祺写尽人间滋味。厚重的人生,与生活的好奇,世间万物的悲喜之心,轻描淡写地藏在一茶一盏一饭一蔬中。”
“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是的,活着多好,可以吃茶尝美食,可以去野外游山玩水,可以做很多喜欢的事。比如当下,医务工作者在前线抢救病人,后方工作人员摸排疑似病人,设卡盘查外来人员,大部分人闭门不出。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不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让大家健康地活着?
汪老的故乡是江苏高邮,与苏州不远,至今没去过,除了咸鸭蛋,还真不知道别的,通过这本书介绍,才知道高邮有名的吃食较多,知名景点也有。
我对先生说,哪天我们也去高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