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一篇非常有名的传世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更是广为流传。
刘禹锡,晚唐时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被人称为“诗豪”。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
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刘禹锡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
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被贬为安徽和州(今和县)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被贬已下台,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分给刘禹锡三间面对大江小草房,意在阻断刘禹锡出门的道路。
刘禹锡面对大江,感叹道:““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刘禹锡在大江之边看过境千帆。
知县知道后十分恼火,担心刘禹锡的“执迷不悟”会牵连到自己。将原先分给刘禹锡的三间草房收回。让刘禹锡从城南搬到了城北的两间小房里。
刘禹锡看到房子虽小,但不临江,位于河边,岸边还有一排老柳树,风景十分秀丽。于是在自家门上贴了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再次排挤刘禹锡,给他从两间房子调为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
刘禹锡面对小人得志,并没有放在心里。他写下传世不朽名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刘禹锡看来,君子之居何陋之有?人固然需要物质生活做基础,但人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不可缺少的。
刘禹锡是在苦难的生活中,能够照射出一线阳光的人。从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人们读出了他的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宁静志远的胸怀与豁达。
“二王八司马”事件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李诵即位,为唐顺宗。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唐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
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此后,刘禹锡在朗州近十年。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
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827年,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