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盥,以酒浇地而降神。荐,神降后献牲飨神。孚,诚信。颙,大。坤下巽上,观。风行于地,草木偃伏,喻圣人在上设教,百姓自然教化。
瞻仰了祭祀开始时灌酒浇地降神的仪式,就不用看后面放置祭品飨神之礼了。因为这时已经充满了诚信肃穆之情。这是说不必在意表面仪式,心中有诚意更重要。
彖辞“中正以观天下”,指九五居中得位。彖辞定卦主,这句也表明九五爻乃观卦之主。圣人观天之神道,圣人指九五,九五刚大之才,居九五之尊位,观察天道四时的变化规律。忒,过份。
“下观而化”,下,指初六到六四,这四个阴爻,位在九五之下,阴为小人,为普通百姓。九五尊位在上,以自身中正诚信,行教化于天下,在下者瞻仰君子之行为,自然受到感化,此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君子持正守义,自可行不言之教。
马融曰:盥者,进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时。及神降荐牲,其礼简略,不足观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王道可观,在于祭祀。祭祀之盛,莫过初盥降神。故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言及荐简略,则不足观也。以下观上,见其至盛之礼,万民敬信,故云有孚颙若。孚,信。颙,敬也。
马融对卦辞中的重要字词进行了解释。禘,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仪式。对于孔子为何在祭祀仪式上,灌礼后就“不欲观之”,历代有多种解释。马融此处以“盥而不荐”来阐释,是因为盥后的荐礼就比较简略,不足一观。又,观为瞻仰之象,故有“以下观上”之语。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古来国家大祭,仪式都庄严盛大,观者自然心生虔敬畏服。
郑玄曰:坤为地,为众,巽为木,为风。九五,天子之爻。互体有艮,艮为鬼门,又为宫阙。地上有木而为鬼门宫阙者,天子宗庙之象也。
九五、六四、六三组成艮卦,宗庙为天子祭祖场所。
程颐曰:予闻之胡翼之(胡瑗)先生曰“君子居上,为天下之表仪,必极其庄敬,则下观仰而化也。故为天下之观,当如宗庙之祭,始盥之时,不可如既荐之后,则下民敬其至诚,颙然瞻仰之矣,”。
始盥之时,恭顺诚敬,既荐之后,怠而无仪。程颐以此告诫居上之君子,应慎终如始,才能得到民众拥戴。
胡瑗,北宋学者,生卒年均早于程颐。
愚案:《诗经》云“颙颙卬卬,如珪如璋”。有诚孚之德,敬畏之心,则风行地上挠之万物,以中正观之天下,“行不言之教”,养人而善从焉。
颙颙,庄重恭敬貌。卬卬,同昂昂,气宇轩昂状。珪、璋,均为古代玉制礼器。此诗出于《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据说是召康公戒成王之诗。诗意为“贤臣肃敬意态昂扬,品德高洁如珪璋。”在上者能有此德此行,以此教化民众,自然如风行草偃,民众从善而化。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初六爻处观之上,远离九五,以之仰观九五,自然所见甚微。正如小童欲从人丛中观远处,什么也看不见。初六阴爻处阳位,不得其位,才弱力微,只能逊顺而已,乃小人之象。故“小人无咎,君子吝”。
《周易》中的小人,君子,是指当时社会中的平民与贵族。观之初六,因出身及才智所限,见识浅陋,故称童观。普通人得此爻无咎,上位者得之有吝。
王弼曰:处于观时,而最远朝美,体于阴柔,不能自进,无所鉴见,故曰童观。巽顺而已,无所能为,小人之道也,故曰小人无咎。君子处大观之时,而为童观,不亦鄙乎。
对普通人来说,见识浅陋正常,故无咎。对君子来说,没有见识则可鄙。
朱熹曰:卦以观示为义,据九五为主也。爻以观瞻为义,皆观乎九五也。初六阴柔在下,不能远见。童观之象,小人之道,君子之羞也。故其占在小人则无咎,君子得之,则可羞也。
朱熹对此爻的解释清晰明瞭。九五为观卦之主,故所有观之爻,皆应围绕其与九五爻的关系来解释。
愚案:《韵会补》云“童,奴也,幼也”。童观,谓童稚之观见浅显也。初六小人以童观观之,则无咎,乃小人之常道也。君子以童观观之,则鄙吝可羞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如是也。
君子儒,小人儒,历来释义纷纭。《集义》编者在此引此语,应是从识见来区分。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二得位居中,上应九五。处内卦之中,以观九五,犹自内观外,故曰窥观。窥观,自然得见偏狭,难免局限。女子自门内观外很正常,故“利女贞”。对于君子来说,“窥观”则非正大之举,故“可丑也”。亦,指初六。童观与窥观,对君子来说,都是“可丑”之举。
愚案:以窥而观之,虽六二阴柔之女守其正而利宜,亦可丑也。
《集义》编者认为,即使女子,行窥观之举,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反观自身的行为,从而明白进退之机。六三其位不正,但有上九为应,能得上九之荫庇,故有余裕反思平生所言所行,决定进退之机。
荀爽曰:我谓五也,生者,教化生也。三欲进观于五,四既在前而三退,故未失道也。
荀爽的解释很独特,他认为此爻为观九五尊位所行之教化,但六三被六四所隔,无法进于五,则退而自守,不失其道。
刘牧曰:自观其道,应于时则进,不应于时则退。
刘牧为北宋易学家。按刘牧解释,得此爻者,进退随心,应时则进,失时而退,颇有进退裕如之象。
朱熹曰:我生,我之所行也。六三居下之上,可进可退,故不观九五,而独观己所行之通塞以为进退,占者宜自审也。
朱熹对“我生”的解释,跟荀爽完全不同。进退当自审,自己的路自己走,命运最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卜者手里。
愚案: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观我生之所行,以进退为道,德未失也。
求,冉有。由,子路。冉有做事畏缩,要多鼓励。子路做事轻率,要多抑制。兼人,指子路兼有两人的胆量与勇气。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六四大臣之位,居阴爻得位,上承九五大君,近观君王的刚大中正之德,利于作宾于王室。以近臣之尊,怀柔顺之心,以诚顺上,以柔怀下,乃人臣中不可多得之才,故象曰“尚宾也”,乃上等的人才。
宾,程颐曰“古者有贤德之人,是人君宾礼之,故士之仕进于王朝,则谓之宾。”故宾,是指入朝为官之意。
崔觐曰:得位比尊,承于王者,职在搜扬国俊,宾荐王庭,故以进贤为尚宾也。
崔觐对此爻的解释,认为是去搜罗人才,荐于朝堂,“尚宾”即进贤之意,指推荐别人,与一般人所理解的“宾于王”指自己作宾于王,有明显差别。
《河洛真数》云:九五中正,阳刚之君,而四近之,愿从事而观其光,故其君尊而宾之,惟士不轻其身,则上不轻夫士。
上不轻士,以宾礼尊之,则士亦不自轻,得中正阳刚之君才会近之而观其光,不惟君择臣,臣亦择君。
愚案:居观之时,以怀柔光耀四国,用宾之礼义于王,志于恩泽慕宾也。孟子曰“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此之谓也。
作宾王家,说起容易行来难。古来以白衣而事君王者,屈指可数。所以,“用宾之礼义于王”,可能只是仁人君子们的理想状态而已。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九五阳刚居君五,得位而中正。反观自身行事,必中正刚大,有此德者,无咎害之灾。
以自身中正光大之德,教化万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风行草偃。故在上者务必注重自己德行。
愚案:以道观天下,化德于民,君子无咎,民欣欣然焉。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是其义也。
孔子谈为政之道,在于上善。上行善则民从之而善,如草遇风而伏。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上九,阳处阴位,而居卦之极,譬之于人,则如退休致仕,位高而无权,不在其位者。不在其位,则以民之身份,观九五君王之所为。
王弼曰:观我生,自观其道得也。观其生,为民所观者也。不在于位,是处上极,高尚其志,为天下所观者也。处天下所观之地,可不慎乎?故君子德见,乃得无咎。生,犹动出也。特处异地,为众所观,不为平易。和光流通,志未平也。
王弼解释观其生,是上九处极高之地,动辙为天下所观,更需慎重其行。只有君子之德居其位,才有无咎之吉。能为众所观,其处必高,不可能处平庸之地。即“观其生”,是自己被众人所观。这与一般理解为观别人差别很大。
陆希声曰:民之善恶,由我德化,其志未平,忧民未化也。
观之六四起为大人之观。六四大臣,观国之光,九五君王,观我生无咎,上九君子观其生。唯下民初九童观,六二窥观,六三进退迟疑,是民心未化。君子在上,观民如此,则教化民众之志尚未达成,故“志未平也”。
陆希声,唐末曾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博学多才,善文。
愚案:以观其道,刚健之君子以德为业,行义为人人所仰,虽忧天下未安事,能慎独其志以行善,故无咎也。
《集义》编者似乎也认为观其道是被人所观。身处高位,必被人所观,则其言其行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