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开草
01
黄渤在《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的演讲中,“卖”了不少他的朋友。其中说到一个朋友年纪轻轻,也就三十来岁,但已经满脸褶子,少白头,按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小伙子长得太着急了。穿的也不是很时尚,自然,这个朋友每次上车,经常碰到有人让座,而这哥们也是没想着解释,就坐下了。
“有人让,那我就坐啊!”
“那你还真不要脸啊!”
黄渤说完朋友坦然坐下的做法时,向在场观众重述自己当时的反应。
要我,我肯定也来这么一句。人家好意给看起来“老”,实际上年轻力壮的你让座,你为什么不想着把误会解开?
那个朋友接下来进一步解释:“不是这样!我要让对方和我都处于不尴尬的状态下。”
少白头的这位朋友,可能也是遭遇了不下几次以下这样的情况:
“不用!不用!”
“真别客气,快坐吧!”
“真不用,我就三十来岁...”
……
你说尴尬不尴尬。
一个自愿提供帮助,一个乐意接受。省掉不少解释的麻烦,双方又都处于愉悦的状态下。让错误就这样错下去,并不一定就很遭。
02
昨天回宿舍时,门大敞开着,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找了一通,确定是没有人。而宿舍附近接连发生好几起失窃案件,让所有人的心提到一个嗓子眼,自然多次强调走之前要记得关门。
在群里询问,小讨论了一会儿。
“天呐!没人!”
“真没人吗?”
“去厕所看看。”
“是不是有人在睡觉?”
“那可能是谁忘了。”
过了一小会儿,一个舍友搭腔了:
“那应该是我也以为宿舍有人在睡觉,所以没关门就出去了…”
那时有一小段时间的沉默。
“下次我会注意的!”对错很明显摆在了各自的位置,一时疏忽造成一方尴尬,另一方不知如何接话。
“那回来后每人打你一次屁股,长记性用的。”
“还是摸胸好呢?你选一个?”
回来后自然没有人这样做,适时的调侃,假装式的惩罚要柔和多,也宽容得多。
03
小组团队刚组建起来,为通知之后工作的内容要见面互相了解一下比较直接,老师带头组织了“网友”会面。
虽然在场的人都在群里见熟了头像,看惯了昵称,但到了具体见面的时候,场面一度很尴尬,不知道说什么。
“先来段自我介绍吧!来自哪里,哪个学院?”每个人简要介绍完自己后,又陷入了一阵沉默。
毕竟饭局很长,埋头各自吃,也很难撑过。
“诶,你刚说你是南疆的,听说你们那一块挺乱的,别人说起来都是不要去不要去的!”
“没有没有,我生活在那真没觉得…”
“哈哈!是嘛!”
“你们学院事情多吗?”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说。”
“有什么点子也可以现在提。”
……
可以看出来老师在努力寻找话题点。
同学几个走回去时相比刚才熟了一点,就聊天,这时老师已经有事先走了。
“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就提起南疆乱了?这都是误解。”
“你是那的嘛!毕竟没话找话,好聊天嘛!”
“嗯,我也知道,为了不尴尬嘛!”
对,你也知道尴尬。
尴尬是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感觉到淡淡压抑的低气压在弥漫着的一种气氛,不好意思明说,一般也不会明说,至少不会明晃晃地放到台面上。
“好尴尬呀!能怎么办?”内心在暗暗焦急,好难忍,还得熬多久?
熬过就好了,不止你尴尬,我也是,都知道的事儿。除非你够幽默,懂得合乎时宜地调侃几下,自然能巧妙化解那时微妙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