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精读笔记 第1篇
这是R君的第36篇原创内容
第一章 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着点自以为是的“主角”视角
毕竟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其他人都只是npc
主观视角很难避免
除了主观视角,还有一个就是昨天我们说的,大家基本上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别人主动努力会招来嫉妒,所有人都努力你不努力被动落后,也会心怀怨恨
无论是做出了什么成绩还是掌握了新技能,总而言之就是大家都不喜欢有人跑在自己前头
就连作家群体也是一样, 村上春树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1922年的巴黎,著名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流年》)和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同坐一席,尽管近在咫尺,但是两人却自始至终不曾交谈一句。想必当时的吃瓜群众们都哥格屏气凝神,期待两位作家能碰撞出什么思维的火花,结果确实无果而终。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人相轻”说的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最早出自三国时期的曹操的儿子曹丕,原文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很久之前就被老祖先们点破了
除了“文人相轻”,还有一句叫做“同行必妒”
前者的根大概出在“自负”和“骄傲”,而后者多半是因为“分蛋糕”的问题
在古代,能写文的大抵都是有文化的人,是比工、商要高级不少,这些才情多少也为他们带来了一身的傲气,看不起这看不起那,自然也看不上同行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能见到不少这样的人,眼中的别人总是问题,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里不到位那里有问题,反正都是缺点。哪怕自己一无是处也要找补点来贬低别人,要么拿着道德,要么拿着传统,总之就是要压过别人一头,为了赚取可怜的“优越感”。
他们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不曾想所作所为却早早的令自己输掉了。
但是在村山春树看来,小说家似乎与更广义的“作家”不同,他们似乎是更宽容的一群人
因为他通过观察发现,似乎小说家去涉足其他领域如唱歌或绘画,很容易受到其他领域的冷嘲热讽(多半是因为出自他们自身的危机感)。但是当其他领域的人计划来写小说时,却会被小说家们热情相待。
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此表示怀疑,但是他的后一句我却很认同。
他认为小说不同于舞蹈或体育需要经过多年的苦修,是任何略有些才华的人提起笔来都能写的东西。
这点我不否认,我认为写作其实是个人表达欲的一种展现,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先要找副业却没有一技之长,那么写作真的很适合作为第一步去尝试。
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财富自由之路》里的三种商业模式吗?写作可能是最容易做到的第二种商业模式了——一份时间多次出售。
兼容广纳的特性就是写作朴素而伟大的能量源泉,人人都可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