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的书读多了,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搞多了,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做多了,现在越来越觉得:家庭教育不用学(河南话读音),那时咋做还咋做!
“那时”是指哪时?就是指家长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那段时间。那段儿时间可以说百分之百的家长都做对了——
1、不拿别的孩子作比较。不会说“你看人家张三儿,不到13个月就会走路了,你这个笨蛋都15个月了还学不会走路”;不会说“你看人家隔壁李四儿,和你同月出生的,人家爸爸、妈妈、姑姑、姥姥全会叫了,你连一声妈都不会叫,怎么生你这个窝囊费”。
2、表现出极大的耐性。从出生才几天就开始教娃娃“叫妈妈,妈妈,妈妈,乖乖叫妈妈”,一直教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重复几百几千几万遍,也从来没有发过火、生过烦。
3、从来没有孩子的错儿。比如还没学会说话或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说出一句“妈妈坏”、“姥姥笨蛋”的话,全家会一定会高兴得喜笑颜开,绝不会打孩子一顿的。这一时期,孩子从内容到形式都不会被认为有错误。
4、角色高度同化。父母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自己要坐下、蹲下甚至于躺下,使个头和孩子一般高;声调要学着娃娃的童声,奶声奶气地去逗去哄;措辞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婴幼儿,比如用“来来来,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再向前走一步,奖励给你一颗法国产的高梁饴”,孩子能听懂吗?只能说“来乖乖,走走,吃糖糖”;家长的表情也要一脸娃娃象;家长的心理、心态也要和孩子融合。
5、竭力为孩子创造客观条件。比如教孩子走路时,打最平的地面,有的还铺上地毯,刚开始拉住孩子一根指头学习走路。用摇铃的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学一会就让孩子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增加点营养。
6、真正的循序渐进。学走路,先让孩子练翻身,再练坐,再练爬,再练扶着站,再练不扶站立,再练扶着走,再练不扶走,再练跑。学说话,先练单音,再练复音,再练多音,再练复杂的长句子。
7、投入最大化。家长在时间上、精力上、智慧上、情感上,都做到了投入最大化。
8、不计风险。比如学走路,摔跤、受伤也在所不惜。
…… ……
请问各位家长们,孩子长大后,你们还能做到你曾经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