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很注重逻辑和理性分析的社会,要是想获得一定的钱和权,在世俗混得光彩,逻辑更是必不可缺。
以前我也是那么认为的,你看物理化学这些科学不是很好地世界给解释出来了吗,只要有逻辑,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各种的小说、神秘学、唯心主义就是没事找事无病呻吟。但最近几年慢慢发现,逻辑或许真的是有一定局限的。是的,逻辑思维好,会更好地认识世界,但不可能完全了悟世界。前段时间看了萨古鲁的《内在工程》,更加让我肯定了这个看法。
【一】
首先先谈谈几个例子。
先说最熟悉的瑜伽。瑜伽修炼其实有八支的内容,体式只是瑜伽的第三个分支——一个稍微与物理层面有点关系的分支。但即使是这个分支的练习,也并非可完全用纯理性去解释的。很多体式的确都可以用解剖学去讲解,但要是只用解剖学这种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的话,就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我们顶多只能看到它给身体带来的强大理疗功能,很难真正算得上是一名yogi。因为除了解剖学这种身体层面,更重要的是深一层的能量层面。
例如三大收束法:会阴收束、收腹收束和收颌收束,作用就是通过这三把锁来打开流动的生命力。如果用逻辑思维去看这里的话,不难发现矛盾之处:明明是「锁」,又怎么能释放生命能量呢?是啊,就是这么神奇,据说是因为能让我们控制身体某些部位,让散布在身体各处的气息能量进行集中,从而产生更多的人体能源。当然更深入一层我也还没搞懂,只知道只有真正掌握收束法,体式才会变得十分轻盈,习练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个例子是营养学。现在的营养学是很发达,把食物理性地分解成一块块的营养素,转化成一份份的热量数字,然后研究食物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它的一些理论,健康的确可以得到改善。但这几年来对一些饮食营养类的文章关注,我发现有些时候,营养学就是在不断打自己的脸,以前一直坚持的理念会不断被后来的发现推翻。
例如稍微懂点营养学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全麦面包比白面包健康,但之前就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个人身体情况,或许有的人吃了白面包身体新陈代谢更好;再如一直都提倡要吃早餐,但突然又不断冒出报告说其实早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所以其实营养学也不能盲目相信,越是科学的营养师,说的话越是小心翼翼,带有不确定性。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营养学再精确,或许顶多只能解决到99%的问题。过分精准的营养配比,强迫症般地计算热量摄入,这些过度理性的思维只会把人引进一个无底洞,甚至让人陷入疯狂(这不是开玩笑的,见我与食物的故事 ——这是本人亲身经历啊)。因此,归根到底还是应该选择听自己身体的感觉,正如萨古鲁说的「我们没有必要去限定食物或睡眠的额度。去设定一天必须摄入多少卡路里、必须睡几个小时,是一种愚蠢的生活方式。今天要吃多少,要让身体去决定,而不是由你来决定」。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自然所需要和适合的食物也不一样。
再举一个物理学的例子。上过高中的稍微都会知道点量子力学。这个学科其中的一个研究是,在双缝实验中,如果我们一旦尝试对电子的行为轨迹进行观测,波函数就坍缩。似乎所谓的实相是不存在的,必须要有人的参与才会被确定。于是,《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一书就说到「谁在实现这个宇宙?答案是:我们。因为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宇宙和我们都在自我实现。」这样的思想与佛教的某些层面实在很相近。所以作者甚至说到「21世纪的物理学可能包含打坐在内」。
理性和逻辑,到了某个限度后,似乎不再发挥作用,或是需要用到极其复杂的逻辑去解决的问题,靠感知或许一步就到达。
【二】
萨古鲁说:
生命是神奇的。因为你陷入了逻辑思维的局限中,所以无法体验这种神奇。
当然,不是说不要重视逻辑,而是说逻辑思维只能帮我们在表面的物理层面理解问题,一定从程度上能让我们在世俗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当要想更深入理解世界和生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就不得不说仅有逻辑是不够的,并且它只会阻碍我们往更深入的生命源头的感知,让我们陷入没完没了的思维游戏中,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死循环,不会有任何其他美妙的可能性。例如如果让你单纯从逻辑去理解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起床、漱口、吃饭、走路、上班,而忽略其余一切的美好:笑脸、阳光、微风、顺畅的呼吸,并且这套重复动作会持续几十年,估计会疯掉的。
《内在工程》中提到,在瑜伽的分类体系中,头脑可以划分成四大类:
智力:头脑的洞察或辨别层面
记忆:头脑的储存层面
觉知:超越了逻辑和记忆
我执:身份感的来源
逻辑思维是属于其中的智力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它当然是好的,它让我们分辨出树和草的区别,让我们学会各种技能。没有了它,我也写不出文章,看不懂书。但问题就在于,人们过分强调了智力的重要性:
智力的本质就是分割,因此人类就走上了全面分化、区隔和解剖的征程……一旦你放智力脱缰,它就会分割所遇见的一切……虽然它是生存的有力工具,但同时也是个可怕的屏障,让你无法体验生命的合一。
另外一方面,智力还会让我们的头脑总是不自觉地沉浸在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想象中——只要花一分钟静下来什么都不想,观察自己脑袋中的想法,便会觉察到这一点。这些记忆包含了过去对一些人的印象、情感、社会和教育在你头脑中所塞下的东西,而且我们还极其容易收集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长此以往,我们便生活在一个受限的、破碎的维度中。
这里举一个书中说到的虚构故事作为例子。
一次,古希腊只是巨人亚里士多德走在沙滩上,苦思冥想着「存在」的问题。落日的余晖洒在沙滩上,金灿灿的,可是他没有留意到这个。对一个理性的头脑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问题,有太多的问题要去思考了,以至于无暇留意周围的一切。
这时,沙滩上有一个,他不停地在大海边来来回回,于是引起了亚里士多德的兴趣。经过询问,原来那个人在不停地区海里舀水,回来倒到一个洞里,说道要把大海舀干,全部装进那个洞里。
亚里士多德大笑,说到:你太可笑了。你知道这海有多么浩瀚无边吗?怎么可能把海水舀干,装进这么个小洞里?还是放弃吧,纯粹胡闹。
于是那个人把勺子一扔,说:我的工作完成了
「这是什么意思?」
「我用一把汤勺试图把大海舀干,装进这个动力,你告诉我这是胡闹。但是你呢?你自己又在做什么?你知道这个存在是多么广袤无际吗?而你却想把它全装进你的脑袋这个小洞里——用什么?用一种叫思想的勺子!请你放弃吧,这简直滑稽透了。」
亚里士多德瞬间明白,自己视图把逻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多么残缺的生存方式。生命和宇宙是广博无边的,要想彻底理解它,必须要有超越智力的东西。
【三】
那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呢?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思考+体验。
思考,与逻辑有关。要想更好地生存,逻辑当然必不可少。清晰的思维能力十分有助于更快速地学习技能,加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也有助于在世俗上的成功。
体验,就是指用感官去全心全意地观察和感受。书中说到
你是想做一个活着的存在还是思考着的存在。现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你都只是在思考生命,而不是活出生命。你来到这世上,是要体验生命还是思考生命?和生命的进程相比,你的思维活动是微不足道的,但现在它却变得无比重要。人类现在需要再次把重心转向生命的进程。
体验,包括做自己思维、智力和情绪的旁观者,在你的头脑和你之间创造出空间,不加评判地观察。这个说到容易做到难,事实上也很少人能做到。因为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停地被灌输各种道德观念,以至于对于某件事情我们总是很喜欢作判断,我们自以为自己的思想很自由,但实际上这些只是运行从小到达被潜移默化写入大脑的代码的结果而已,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强迫性的反应;深受唯物辩证法影响的我们也习惯于不停地思考问题,把事物一分为二。
现在,只需要尝试退一步,全面地感知当下,感受呼吸在胸口引起的起伏,或是感知头脑中不断翻滚的思绪之浪,或体验周围环境中的声与色——例如,练瑜伽时,尝试充分感受当下的呼吸和身体的感觉,倾听每一块肌肉的声音;吃什么食物,该吃多少,尝试听由身体去决定;自己准备发火时,尝试延长事件与大脑反应之间的距离,旁观自己;旅游时,尝试抛弃相机,抛弃人们附加在这些经典背后的种种历史和涵义,只是静静地观察和感受每一丝清风,每一寸阳光……
慢慢地,便会对自己身体的运行模式、思维惯性有了认识,感受到自己与事物的联结,渐渐摆脱过去那种强迫性思维模式的束缚,到一定程度后,据说还可以更深入透彻没有偏颇地认识每一件事物,感受宇宙的能量。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这里引用两句《瑜伽经》的经文作描述:
1.49 他的知识不再是基于记忆或推论,而是自然产生的、直接的,在层次和程度上,都超越一般寻常的知识。
1.51 (最终)心识达到一种没有任何印记的境地,那是一种开放、澄澈明净、真诚透明的状态。
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智慧之源,等待着我们去感受。
逻辑,就像右手,体验,就像是左手,现在,是时候把闲置已久的左手用起来了。左右结合,才能更好地发现宇宙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