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观看了《哪吒 2》之后,我仔细翻阅了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诸多评价,其中哪吒与其师傅太乙真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令身为教师的我感触至深,艳羡不已。
身为教师,都渴望拥有如此自在和谐的师生关系,那究竟该如何构建呢?
首先,为师者应保持本真。无需在学生面前刻意营造高大上的虚假形象。
剧中的太乙真人,便是一个极为真实的角色,未曾过度注重自身形象的雕琢。例如,哪吒母亲给他带的粮食,被他在飞行途中吃得所剩无几,他本人更是满身油渍、肚子滚圆。此等真实自我的展现,何其珍贵!
然而当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老师都赋予了过多的滤镜,似乎期望老师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
教师在办公室吃点零食,窗边便会围满好奇围观的学生;教师上个厕所,背后便有一大群学生议论纷纷。在学生眼中,这些平常之事竟变得不可思议。
家长更是如此,总认为老师的唯一职责便是教书育人,不应有娱乐消遣,不应有个人追求,必须随叫随到。这种对老师的过度神化,显然与教育的本质南辕北辙。真正的老师,既应具备渊博学识,又应有鲜明的个人特质,真实不虚,如此方能与学生和谐共处。
其次,学生亦应以真实面目示人。
剧中的哪吒真实无伪,优缺点尽显,如此才便于师傅因材施教,助其更健康地成长。
于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性格顽劣的学生并非最难教导,真正难以沟通的是那些善于隐匿真实自我的学生。
比如,他们犯错后,教师与其交谈时,他们往往对老师所言敷衍点头,一应要求皆随口答应,分明在表示 “我不想交流,谁也休想改变我”。
此种态度常令老师束手无策,更遑论因材施教,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效。
再者,为师者应当暖心陪伴在学生身旁。
剧中的太乙真人,无论哪吒遭遇何种艰难险阻,他始终是哪吒内心最坚实的倚靠。
例如哪吒参加仙界挑战,父母未同行,陪伴左右的唯有太乙真人。而且,太乙真人在哪吒挑战过程中不断维护自己的学生,令人动容。
现实中,教师亦是学生成长途中最长久的陪伴者,学生的各类活动、各项比赛,陪伴在侧的定然是教师。
一位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缺点,深知学生的本性。当外界对学生存有质疑时,能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说 “我的学生我信,我的学生不会做这般之事”。
若教师能如此,学生必定会无条件信任、亲近老师,从而大幅提升教育效果。
最后,哪吒虽性格乖张,但他身上的自控能力、担当意识等美好品质不容忽视。
当体内的敖丙与哪吒争斗时,为了自控,他甘愿喝下难咽的药丸,即便吐出,也强忍恶心再吃回。如此自我约束之力,试问有几人能及?
他一心守护陈塘关的百姓与父母,面临挑战时,不忘叮嘱申公豹 “勿动陈塘关百姓”。得知陈塘关遭屠城,他怒不可遏,不顾肉身不稳也要找敌人问责。错怪龙王后,他勇敢高呼:“我自己闯的祸,我来承担。” 那一刻,想必他心中所想的是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击败无量仙翁,还龙王公道。
这般担当意识与责任感,何其难得!其实,这也是当今大部分学生最为欠缺的品质。每每处理学生问题,他们总会习惯性推卸责任,甚至以 “我以后……” 作为逃避的借口,不愿承担犯错的后果。而哪吒这种敢于认错并主动担责的精神,多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拥有!
我深信,太乙真人正是看到了哪吒身上善良、敢于担责和自我控制等优点,才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他身旁,用心陪伴与指引,伴其成长。
教育,说易不易,说难不难。最好的关系便是老师与学生皆能袒露真心,做真实的自己,学生善良积极,“亲其师,信其道”,如此,教育方能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