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读书笔记是对《娱乐至死》第6章的理解与体会。
开篇作者运用讽刺手法讲述电视机的三大用途
一、照亮书本的光源
二、电子布告牌
三、书架
作者之所以举例子讽刺电视机的用途,是想嘲笑那些妄想利用电视机来提高文化修养的人,电视机的娱乐性让人们轻易沉浸于享乐中,很难去阅读和思考深入的文字信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脑子思维的钝化。
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儿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
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悦目的图像常常伴 随着令人兴奋的音乐。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世界上最美的照片是出 现在电视广告里。换句话说,美国电视全心全意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娱乐。
对接如今的时代现状,人们使用平板、手机就是如此,我们宁愿看许多张的图片,但是却很难有三分钟的耐心去阅读一小段文字,细细咀嚼和体会其中的意味。
电视都是以一种足够吸引观众的、娱乐化且观赏价值高的形式来表现,它只是全心全意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娱乐。
虽然作者担忧电视的娱乐性,但是他的观点也不主要在这里。
电视具有娱乐性这个事实实在太苍白了,绝对不会对文化造 成任何威胁,也不值得我为此写一本书。
我们的电视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
如果要克服电视的娱乐性,说明电视的表现形式需要做出改变。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 是另一回事了
这句话应该是全篇的中心主旨,并不是想单纯的批判电视的娱乐性,而是,电视几乎把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人们面对应该深入思考和反思的时间,没办法内心也不想去思考。
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 乐。正因为这样,所以即使是报道悲剧和残暴行径的新闻节目,在节目 结束之前,播音员也会对观众说“明天同一时间再见”。为什么要再见?
这里作者的观点我表示不太赞同,每日的新闻报道又不只是局限于这些悲剧新闻,每天世界上都会发生很多新鲜的事件,“同一时间再见”我认为只是从工作角度表达,期待再一次为观众带来分享新闻报道的服务,并不针对当天新闻的题材和种类呀……
几分钟的屠杀和灾难应该会让我们整整一个月难以入眠,但现在我们却接受了播音员的邀请,因为我们知道“新闻”是不必当真的,是说着玩的。
这里我觉得人们通过电视屏幕,没办法切身体会战争事件,隔着屏幕,难免会产生距离感,总感觉这些事离我们还很远,因此心理上容易会不太重视的想法。
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美国 广播公司展示给我们的是原本具有高超语言驾驭能力和政治见解的人现 在屈服于电视媒介,致力于表演水平的提高而不是表达他们的思想。
一则短短的电视节目中,很多人分配到的时间仅有短短几分钟,压根没有思考的时间和余地,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而且在摄像机面前,人们多多少少不适应,带着拘谨,从而人们的讲话和表现难免会带有一定的表演成分。
最后,大家为这些表演鼓掌,这也是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所希望得到的,也就是说,它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
那些著名的政治家参与一档电视节目,表达观点,最后的效果是赢得观众的掌声,而这些表达的观点,很少会有观众去反思和探究。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处理事务,尤其是重要事务。随着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难划分,文化话语的性质也改变了。
这一现象对于欧美国家比较普遍,比如明星参选总统。。同时举例一下韩国政治,就是会邀请人气较高的爱豆娱乐明星参与国家政治演讲,提高大众关注度和收视率,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体现之一,明星爱豆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业的角色,而让娱乐业的角色加入到国家严肃政治话题讨论中的形式,我觉得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家的政治威信。
我认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规避得很好,就是政治性话题不允许夹杂娱乐流量明星讨论,不允许娱乐明星过多占用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