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知道HBO在美剧界可是以大尺度著称的,那著名的《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之类的剧中,都有大尺度镜头。
而今天我要推荐的剧,是曾经因为尺度问题,被HBO放弃的剧,后来由另一家公司Starz接手才顺利播出。
这剧不仅有床戏、群趴、砍头等戏码,全裸、血肉横飞的镜头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嚼尸体这种古老的“丧葬艺术”。
它就是由尼尔·盖曼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众神》。
这本小说,2001年出版,第二年就拿了雨果奖和星云奖。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说,当视作一部现实小说大过奇幻小说,更可贵的是他并不板起脸来说故事,我很怕太过严肃认真的人,生活已经这么辛苦,还要心心念念奋发向上。何不让过程轻松有趣一些呢。
02
如果你没有看小说,也不打算看小说,直接去看剧,我觉得也没问题,但最好有个心理准备,知道这是怎样一部剧,才不会在开始看的时候,各种一脸懵逼。
首先,剧里会出现各种西方神话里的神,有北欧神话、斯拉夫神话、爱尔兰神话、日尔曼神话、西非神话等等,而且这些神就跟人长得一模一样,甚至比人更像人。如果你对西方的神话完全没有概念的话,可能就对某些剧情只能囫囵吞枣。
其次,在第一季的时候,因为很多剧情还在铺垫中,节奏会相对慢一点,给人感觉略拖沓。但这个剧是慢热型,越看越有味,所以耐着性子看下去,会有更好的体验。当然到了第二季,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开始第一集就出现了新旧神的开战,那血浆暴烈的尺度,确实已经超过番茄酱的范畴了。
然后是关于剧情,总体来说,主题是关于新旧神和信仰,所以这剧就免不了充满哲学思辨和猎奇,这种混搭的方式,加上高昂亢奋的镜头节奏,再加上浓郁的画面色彩,非常有腔调,有腔调到可能你会一时不能适应。
03
《美国众神》重点讲述了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影子(Shadow·Moon)一步步探寻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新神和旧神隐秘的故事。
Shadow这个名字曾经在学生时代被我拿来当做英文名用,这显然不是个正经名字,更像个代号,就像奥丁在剧中被叫做星期三先生。但我对这名字有更多的亲切感,仿佛自己也部分代入了主人公影子本身。
原作中,影子看起来更像是个倒霉蛋,然而该剧的脚本和惠特尔的演出让主角看起来更像是个不知疲倦到令人困惑的人。他屡遭牢狱之灾和丧亲之痛,他总是被卷进突发事件,并总能竭尽所能收拾局面。他表现得沉着聪慧,充满魅力,总是闪现着普世的美好品质。
第一季中,已经对影子这个人物铺垫了很多,第二季从已经放出的三集来看,影子肯定不是简单的普通人,至于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好说,可能也是某个什么神也说不定。
04
抛开剧中全裸的男女和暴力的场面,我们来细看一下剧情所表达的内容。
古代神话作为阐述自然世界和人类行为的方式应运而生。喜怒无常的神灵,用武器划过夜空,这解释了闪电的成因。而另一个神用权柄每日巡视天空,这又使得太阳东升西落变得有据可循。虽然不同地区讲着不同故事,但故事的功效是差不多的。
如今人类发展的程度,已经完全不需要古老的神话,但是旧有观念和宗教活动仍如附骨之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
同时技术进步吞没了这些信仰系统,剧是出现了世界先生,出现了科技之神、新媒体之神这些新神,其实也并非新的信仰系统。我们的现代宗教,其实是古代原始崇拜行为的驯化版本。泛而言之,人们仍需思考那些高于人本身的存在。
剧中给古代幻想众神以实体,展现他们的自负,又刻画取旧神而代之的新神,它让我们意识到暴力,交合,盗窃,进食和饮酒作乐都能让人更接近神,而神们自己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像人。
圣经中有一章来自希伯来经卷的文字是这样定义信仰的:信仰是希冀之事,是前所未见之事的存在证明。
信仰某个存在意味着什么,而这些力量究竟有多宝贵?看完这部诗意满满,充满存在主义魔力的《美国众神》,或许你会有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