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心灵的路:(十三)转个弯,就能找到心灵的出口

第二部    为心灵建造一扇窗户

13  转个弯,就能找到心灵的出口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也写了一部同名书《少有人走的路·心灵地图》,他的这本书是为我们这个纷扰的时代而写的。从20世纪开始,人类最大的痛苦是“心灵的沦丧”。进入21世纪,人类更加恐慌和惧怕,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不到幸福,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组建家庭,越来越多的人人际交往困难,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漠……这世界怎么了,我们又怎么了?阅读本书,你会找到答案。针对当下人类的“心病”,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营建自己的心灵小屋,还要记得为自己的心灵留一扇窗户。其实,回家后,给家人一个拥抱;或者精心挑选一束花,放在自己书房;猛然的想起远方的朋友,给发一句问候和笑脸……这些微末细节都可以滋养干涸的心灵,让我们从中获取满足和幸福的力量。

“心灵”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则觉得摸不着头脑,“心灵”为何物呢?“心灵”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也很难感觉到它的喜怒哀乐。可是,当我们活的痛苦的时候,我们的确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它就在你的心里。是的,它需要我的关照,而且要用心的感觉到它的需要。我认为“心灵”是一种体验生活和认识自我的个人特质,它涉到体验和认识的深度、价值、心境、联系等。我们经常说某人“充满灵气”,或者某种东西有“灵魂”时,我们往往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囧地。

生活中,许多人急匆匆地赶路,忘却了歇息。心灵的创伤已到了病态,直到被突然飞来的石块击中额头,摔倒了才醒悟,我是该休憩一下,来关照被冷落的心灵。你的心灵犹如你的羊群,它需要你看护,比如看看哪一只出现了情况,需要改变抚育的方式,需要及时关照,并温柔的呵护它的心灵。

如今,生命之树远没有远古的健壮,且病态的生长着,许多生命面临种种戕害,而心灵患病越来越多,这造成了人们不快乐、不幸福的根本原因。今天的人已经没有了饥饿的痛苦,然而饱食之后的无聊、烦闷、浮躁……已经成了普通感冒,间隔一段时间就会“犯病”;当你垂头丧气地走进医院,想寻求医生的帮助时,医生摇着头说,你的器官运转正常,不需要治疗。可悲的是,我们回到家,继续不快乐着活着,当没有勇气看明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有的人自我裁决生命,以死解脱痛苦。更为可悲的是,许多人到死不知道是谁害死了自己。其实,我想说的是凶手就是你的心灵,是你那个中毒的心灵慢慢地侵染了你的思想、头脑,让你痛不欲生,让你结束生命,已抗争命运之神的戏谑。

让我们眷顾生命吧!我想最重要的一条是关怀我们的心灵。关怀心灵,可以让你远离孤独,远离死亡的诱惑。首先关怀心灵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你寻求并建立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制,并实现外界与内界通畅的交流。关怀心灵的目的,是检视培养和塑造心灵的土壤、水分、阳光是否健康,随时将污染心灵健康的因素剔除,以保证心灵接受到良好的哺育。其次,关怀心灵有一个秘密,就是学会转弯。不管多牛逼的心理医生,在面对心理病患者的时候,都会“推卸责任”。

这是个值得注意的有趣现象。我曾经听过《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的故事。故事中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医生,他的目的是想得到心理医生的建议或帮助,结果是医生没有给他建议,也没有提供帮助。蛤蟆先生显得很生气,他觉得心理医生不够义气,好像在看他的笑话。当心理咨询到了关键点,即心理医生触及到了蛤蟆先生的内心深处的秘密、伤痛后,并为他找到解开情结疙瘩的方法时,蛤蟆先生才恍然大悟:解铃还须系铃人,原来自己才是救赎自己灵魂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打着尊重生命的旗号,却做着限制、甚至扼杀生命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我们有时却浑然不知,比如在管教孩子上,我们常犯这样的错误。生活教会我们生活,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存在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甚至有它的价值。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陷入痛苦的泥潭,而找不到出泥潭的方式方法。我们需要静心思考,稍微转个弯,所有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其实只要我们活的够豁达,心胸宽阔,用开放的、宽容的心态面对心灵,心灵就会病愈。

当今时代,作家们早已指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与分歧的时代,思维与肉体割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格格不入。我们如何摆脱这种割裂般的痛苦?早在15世纪,费奇诺就针对这一问题做过论述。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灵,因为心灵是连接理想和现实、思维和肉体、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纽带。

故而,关怀我们的心灵是我们快乐起来的法宝。我们不要等到心病了,才去看望心理医生,而心理医生很难给你开出治愈心病的处方。我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做到常常观照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它受到困扰、伤害。我认为关怀心灵是个好方法,你可以在清晨,推开窗子,把你的心放飞,让它与天气一起保持一日的轻松、惬意。你若习惯晚上睡觉前与自己心灵对话,那也是不错的方式,你可以对今日发生的事情做个小结;一定记住,无论外界令你悲伤的,还是喜悦的,都不要太在意,而要关注你的心灵今天是否过的舒畅、安然。小时候,我们很会照顾自己的心灵,比如伤心了就哭,高兴了就笑;长大会后,我们害羞了,自尊心强了,无论憋屈、兴奋都隐藏于心底,让心灵饱受压抑。时间久了,我们变得不善于表达情感,被外人称作“冷血”怪物。其实,我们的心灵早已生病,急需要晾晒在阳光下,呼吸新鲜的氧气了。我们不妨给心灵建造一扇窗子,让它时时保持鲜亮的心情。这个任务只有我们自己来完成,行动吧,在房间的拐弯处,为心灵建个窗子。至少,你的心灵不会受潮,而它的健康,不会发展到你去看心理医生的槽糕境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