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个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我们最需要的角度出发,由小见大的帮我们认识了解了很多问题,而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他们的心态和教育理念。
在今天的三个问题中,不仅仅包含了表面的问题,更是可以折射出其他的事。
从个第一个孩子不爱午睡的问题谈起,因为个性、气质和体液等多种原因,有些孩子天生精力比较旺盛。常常会有不爱午睡的孩子,喜欢搞小动作,这不是孩子故意调皮,只是心理或生理精力充沛没有睡觉的意图。那我们就需要仔细分辨,看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尤其不要强迫孩子睡觉导致孩子与我们产生隔阂。如果是因为天生精力旺盛,那我们就需要在上午进行消耗比较大的活动,以此消耗孩子的精力,让他可以在中午休息。
同时孩子入睡需要一段时间,面对晚睡的孩子,我们内心迫切的需要他入睡,一次保证他得到充分的休息。但与此同时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在感受到了我们急切的心情之后,孩子也会觉得焦躁。看了马老师和贾博士的对话后,我学会了以平静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给孩子良好的睡眠环境。同时我也学会了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的问题,给孩子造成心境上的平和感受。
再看第二个问题,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直击痛点的问题。因为我们班就一个孩子,他不喜欢吃菜。蕾蕾老师曾向他询问你为什么不喜欢吃饭,孩子说菜不好吃不想吃。蕾蕾老师鼓励孩子进行尝试看到底好不好吃,并一点一点的增加菜量,现在孩子已经可以吃下和别人一样多的菜。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觉得菜不好吃,经过今天的培训之后,我认识到了孩子他的味蕾与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会更加明显的感受到菜里面的刺激味道。而我们比不上孩子的灵感,因此我们要学会体谅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时在其他的方面我也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
贾博士还提到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家长会以零食来诱惑孩子,这种方法是相互的,甚至是反过来的会给孩子一种交易的感觉,会觉得我吃饭是为了别人,这不是为了自己儿吃的。同时对于这件事我们班有类似的事,只是条件和先行行为进行了置换。当孩子不想来学校或者不想做某件事时,家长就会以放学给你买玩具等理由来诱惑孩子进行妥协,但实际上妥协的却是家长。最好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方式出现,当家长以为自己掌控了孩子时,却让孩子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自己想要某个东西或做某件事情时,可以表达自己对另一件事的抗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孩子掌握了对家长宝具。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孩子玩完玩具不归位的问题,贾博士从多个方面解析了问题的原因。其中有一点,贾博士提到了,确实是玩具太多的问题。他提到玩具过多时,孩子的注意力很难聚焦,要学会断舍离将不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玩具丢掉。这就像是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会根据年龄特点来让孩子进行活动,在给孩子进行活动时,并不会超过孩子自己的能力。
贾博士还提到玩具摆放出来之后有时会是孩子的作品,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尊重孩子,赞同孩子,但同时也要给孩子一个选择,让他了解到不是所有的都需要留下来让孩子学会取舍,而他留下来的那个玩具会给孩子成就感。
而马老师提到的,他们在让孩子进行归位时,会将它变成一个游戏。马老师以游戏的角度让孩子归位,让我更深一步的理解到了什么叫做生活及游戏的理念,也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将来会以匠人精神更深刻的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