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是公文写作中最关键的一环。尤其是对于还未明确定性,还没有形成共识的研究对象来讲。
自古以来,倚马可待、一气呵成、文不加点等是对文章的高度评价。在身边,也有许多“快枪手”,材料写的又快又好,但这不意味着不修改。前者而言,大多是署名文章,自己能够全权负责;后者,却是公文,由“法定作者”决定。
修改是公文写作中最独特的部分,某种程度上也是公文写作最难的一环。
公文的首要目的是满足“法定作者”要求,研究对象为“法定作者”依法调整的某种社会关系(业务)。对于实际作者而言,都是第二性的。文稿要在自己满意的基础上让“法定作者”满意,对业务、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要符合“法定作者”以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认知。“你写的不是你干的,你写的未必是你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遍写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文章,几乎不可能。
在相对规范的机关,一篇稿子初稿完成后,起码要经过科长、分管副主任、主任、分管副局长、局长等5个环节的核稿,其中分管副主任、分管副局长、局长三个环节,很有可能调整幅度比较大,甚至要推翻重来。
越是重要、越是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越是还未形成共识的稿子,越要注重修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
从客观方面讲,信息不对称、站位不一致、关注点不统一是主要原因。体制内,层级越高,每天接触的信息越全面、越鲜活,一件工作从发端到需要形成文字有一个过程,写手受领任务到完成初稿往往时间比较有限,而领导层虽然不写稿子,但接触的既有上级业务条件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有本地推进过程中的广泛、具体的信息,思考比较深,这就造成信息不对称,或者对同一信息的认识、思考程度不同。站位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站位不是越高越好,关键是适合,适合不用时间节点、不同行文目的的要求。关于关注点,概括起来无非就是治标与治本之争、当前和长远之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辩,这些与行文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有关,也与法定作者或核稿者知识背景、工作经历有关。完全契合很难,非得经过长时间磨合不行。而且还是动态的,随着学习、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的。
从主观方面讲,认识、分析、研究有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是重要原因。大脑想是一回事,用文字表述出来是另一回事。即使是能够完全按照“法定作者”部署任务时的意图完成文稿,在新的信息面前,或者在实际作者文稿的启发下,又有了新的思考和想法,这点也不足为奇。还需要指出的是,理论研究是一回事,具体指导实践是另一回事。鉴于公文的法定性、实用性特点,“法定作者”在发文时需要慎之又慎,需要在指导实践上确保科学、正确、有效。这也就是机关里,每到年度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不到最后一刻不定稿,甚至开会前一天,写手还要忙着通宵加班的原因。会后发文前,仍然要多次审改。“一字入公文,九牛拉不出”,一旦发文,公文就会起到具体的、现实的指导作用,不可不慎。
修改是公文写作中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各级领导履行职责的程序。对于机关写手而言,既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修炼。
所谓磨练,是指这个过程十分痛苦,不同的领导、不同的部门因为职责不同,立场不同,各种修改意见千奇百怪,有时还翻来覆去,改着改着改到了第一稿时的思路,其中滋味、五味杂陈。
所谓修炼,是指这个过程对于提升文字能力十分有用。试想,除了写作公文,又有什么文章可以让多个层级的领导、不同类型的干部去研读、去思考,然后提出修改建议,有时推翻重来,有时调整思路,有时推敲观点,有时打磨表述,这种修改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没有机关公文写作这个平台,不可能调动这么多的资源来打磨一篇文章,作为机关写手,在提升业务能力上何其幸运!
重视修改,不等于轻视初稿。
初稿是搜集资料、搭建框架、提炼观点、规范表述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起到定调、定性的作用。对于有经验的机关写手而言,经过层层审核,如果主要领导能够拿起笔来改,或者对文稿中的具体问题能够提出修改意见,哪怕改的面目全非,恭喜你,这篇稿子基本上过了。如果主要领导提一些方向性的修改意见,让各级领导再琢磨琢磨,同情你,这篇稿子距离过关还有一定的路要走,起码还要再走一遍程序。如果是时间要求比较高的稿子,初稿可能就是“靶子”,供别人瞄准;可能就是抛出的“砖”,供别人“引玉”,这时候,通过集思广益,修改就是汇总、整合,提高。
公文的成稿有其程序和规律,作为机关写手必须有正确的认识、保持清晰的头脑,遵守程序、把握规律,在修改中提升自己公文写作的核心素养。有3个方面:
一是练笔。一个主题,如果可以写个3遍5遍,还能够常写常新,在文字中贯彻领导意图,落实修改意见,对文字能力提升的作用不能低估。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具体修改意见背后的意图。不搞文字的人,在提意见时往往提的是效果或不足,而不是方法;提的往往是现象,而不是本质。在修改时,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改表述不改观点。有时候,当你的论据发生了变化,论证后的论点也应一并改变。
二是练思维。修改意见往往随着意见主体的站位、背景而有所不同。办公室系统的修改意见往往在于上下结合、观点提炼、语句表述等方面;业务部门的修改意见多为工作数据、措施的实用性有效性、责任划分等方面;分管领导的意见多为背景依据、事件定性、成效总结、措施的科学性适用性等方面;主要领导的意见多为全局、系统视角看待问题,问题的典型性、措施的科学性以及在系统内、区域内的先进性等方面。在综合修改意见时,需要从不同站位、不同角度去看,设计更好的逻辑框架,尽可能多地吸纳修改意见。通过修改,以实例的形式学习不同级别领导看待同一业务的认识方法和应对措施,这种训练,非资深写手不能体会。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在撰写不同的“法定作者”的公文时,就能做到适时转变思维,写出符合“法定作者”思维和站位的文章。
三是练心。公文写手其实就是文字秘书。法定作者往往是以某个具体领导的形式呈现的。修改这个环节最能折腾人,最能磨练人,也最能提高人。通过开会研讨修改文章,你能通过具体的修改意见中发现隐藏其后的思维逻辑和人性密码,有的是从业务出发,有的是为了哗众取宠,有的是为改而改,有的是纯粹为了刷存在感……看破不说破,这难道不就是通过文字修炼身心吗?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前后用了3个月。当时,办公室主任直接派到我的头上,讲主要领导想围绕某个主题在内参上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我立刻联系业务部门,要来了围绕这个主题的所有资料,当晚,我就以调研文章的形式写出了初稿,第二天一早呈交领导。得到的反馈是,领导看了,但不是这个意思。至于是什么意思,主任没说,我也没问,想来领导也没有成熟的意见。就这样,前前后后写了10余稿,基本上每一稿都有重大变化,得到最多的反馈就是再想想、再改改。当时我是研究室的主力,别的事情也没落下,但这篇稿子一直在改,直到三个月后,主任跟我说差不多了,我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这篇稿子由业务部门发端,但写的角度完全是社会问题分析的角度,文章3000余字,涉及到单位业务的不到10个字。这篇文章,内参几乎一字未改予以刊发。完成了这项没有具体要求的写作任务,我信心爆棚,觉得任何文章都可以写。但,天知道,这区区3000字,如果折算下来,每个字我都要花费好几分钟。但,如果以这样的劲头去写作,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公文写作有窍门、有规律,公文写作有程序、有套路,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最关键的一环是把自己做好。任何一篇稿子,只要搞清楚研究主体的内涵和外延,搞明白研究主体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搞好上级精神和下级实践的结合,无论怎么改,都不怕,因为研究主体(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无非是着眼点、侧重点、关注点不同而已。实践琢磨透了,文章怎么写都不难。正如拳击,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没有用。换句话说,技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力量基础之上才能发挥作用。
对公文写作而言,自己对研究主体的认知、分析就是绝对力量,而技巧,随着写作的推进、认识的提升,也会不断丰富的。这个技巧,当然也包括在不断修改中总结、悟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