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可做尽,人不可做绝,凡事留有余地,是一个人最高明的智慧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确实,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果轮回,都是在互帮互助中,走过一生一世。

人也不可以把事情给做绝了,如果这样,你就等于亲手剪断了自己的后路,等待你的只是一个人的孤苦伶仃。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与别人相比,庖丁的高明之处不在于结果多好,而是在解牛的过程中始终“有余地”,解牛不再是一种劳动,而是一门艺术。

我们无论做事,还是为人处世,都不要做得太满,甚至赶尽杀绝的地步。无论是做坏事,还是做好事,都要给别人,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旦触碰‘底线’,往往就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开车前行时,快经过路口先减速,甭管有车没车,就是在给自己的安全留余地;做菜时先少放一点盐,真吃着不咸再添加,这是在给健康留余地。

晚上睡觉时,提前放下手机,躺床上静静心,就是在给睡眠留余地。凡事留点余地,你就不会那么紧张、慌乱,这是生活的经验,也是人生的智慧。

犹如画家作画的时候“留余地”,就是给欣赏的人留出想象的空间;建筑房屋的时候“留余地”,是给花草一个生长的空间;做人做事的时候“留余地”,是给自己一个可进可退的空间。

正如《菜根谭》所说:“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做人做事留余地,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与人交往中,我们总是容易把话说得太满,事做得太绝,以至于没有回旋的余地,特别是当我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

实质上,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的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的饭碗也难守住。

其实,人与人交往都不必太精明,小事糊涂,关系才会更融洽,一起做事才能有更大的成功率。

佛教有言的“四不尽”,即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阐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任何事物,超过了限度,便会适得其反,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对自己更应当如此,做人有分寸,才能通达人情,做事有尺度,才能进退自如

人生路漫漫,有智慧的人都明白,为人处世,要留三分余地。

正如古人留下来的俗语“事不可做尽,人不可做绝”,为人处世懂得分寸,既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宽松而自在的空间,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正如《朱子家训》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做事给人留有余地,看似是对他人的宽容,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铺路,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走得更远。

写作是一种修行,渡人亦渡己。

如果写得对你有所帮助,或者看完有所醒悟,感谢你的关注和分享,因为下一篇更精彩。

有缘相识,愿我们一起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阵子,陪友人去木雕之乡东阳市游玩,在一家木雕馆,一位匠人正在雕刻,几刀下去,轮廓初显。 我心下好奇,便问他:“师...
    SJL四姐阅读 1,068评论 0 2
  •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想见! 我们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总是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会遇见不同的人事。在...
    墨笔生徽阅读 1,131评论 0 3
  • 我们今天继续嚼菜根,《菜根谭》中有言: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不...
    竹看月影阅读 1,734评论 11 115
  • 俗话说: “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福不可享尽。” 说的就是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一定余地。 通过炼猪油,让...
    青柠ing阅读 305评论 3 4
  • 据史载,孔子在鲁国当过几年官,鲁王对孔子很好。但是,有一次孔子参加祭祀,祭祀的肉迟迟未送到,孔子便辞官不干了。事后...
    苏北雪阅读 1,97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