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一起炒菜,好处竟然这么多!家长们快试试

孩子除了上课,外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作为家长,大家都想利用“黄金干预期”,尽可能去进行干预。

那么在家有没有可能开展教学呢?

当然是可以的。生活即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孩子是家庭的一员,需要参与家庭生活,承担家庭责任。

今天给大家介绍和分享一下“炒菜”这个自然情境下的教学目标拆解和能力练习。

炒菜步骤:

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盛菜

锻炼能力:

认知:在自然场景中认识了厨房的物品,比如洗菜盆、菜板、菜刀、锅、铲子、油、盐、抽油烟机等等

对话:在和家人一起参与、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练习了对话能力

动手能力:无论是洗菜还是择菜,都是锻炼动手能力很强的动作

强化:整个过程的结束,会在可以吃到好吃的菜,和全家表扬的强化中结束

ps:除了炒菜,包饺子和烘焙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家长可以根据自家情况多多尝试。


我们根据炒菜的步骤,分开单独说明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情况:


1、择菜

孩子择菜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并指导孩子,不同的菜有不同的择法。

例如:

蒜薹要掐头

菜花要掰成小块

豆角要拉两边的丝

韭菜要摘掉坏叶子

……

这样既泛化了蔬菜的种类,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特别注意:

1、选择一样孩子爱吃的菜开始

2、如果孩子不愿意干,那就他择几棵,剩下的家长做

3、只要孩子做了,我们家长就要拼命鼓励

2、洗菜

洗菜没有危险性,可以让孩子全程参与,打湿身体和灶台也没有关系。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顺便玩儿水,也能练习孩子的触觉。


3、切菜

切菜这种有点危险的活动,就建议家长自己亲自来做了,但可以让孩子在旁边看家长是怎么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和孩子进行对话,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

例如:

妈妈说“妈妈把黄瓜先切成片,然后又切成了什么呢?”

孩子通过观察后说“切成了丝儿。”


4、炒菜

炒菜也是相对有些危险的动作,但我们可以拆解来分配,我们负责开火,倒油,然后放菜。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在一旁安全地观察。

接下来,可以换孩子上场,让他尝试着翻炒几下,还可以放一放调料,此时,家长可以在一旁语言提示和引导,告诉他,比如:油盐不能放太多,放太多你吃起来就会很咸。

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清楚地明白“够与不够”的关系。


5、盛菜

当菜炒好,就是最后一步啦。这一步我们可以完全交由孩子来完成,那就是负责盛菜。

此时,我们要给到孩子足够的强化。

例如:

1、爸爸妈妈要在孩子盛菜的过程中,一直表扬他,可以夸他是一个很棒的小厨师;

2、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可以大力地夸奖小厨师做的饭菜真好吃。

这样孩子下次就还会想要继续参与做饭的过程,能力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强化和增进啦。

看完今天的内容,您有哪些想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