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临摹记

观海楼主郑伟《清明上河图》临摹记


一、临摹简介

郑伟,观海楼主人。凭自身的兴趣爱好,长年研习书画,最近十年,持之以恒地临摹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再好的名画都有保存寿命,即使经过再好的修复,数百年后也会融掉。而且古书画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对温度、湿度、灯光都很敏感,一级文物规定展出时间不能超过10天,而且展出一次就得歇好几年。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级文物,观众很难见到。因此古书画临摹复制被列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宫里有很多名家画师在做临摹工作。 因为真迹终将不能展示,临摹复制是唯一让文物永存的方式。其所临摹出的作品又被称为‘第二文物’。这也是临摹的意义。

自幼喜爱书画,虽非美术专业科班出身,俗话说:勤能补拙。虽然发心自业余爱好,却长期专注于此,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相信也能提高水平出成果。临摹《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经典巨制,功力水平自然是关键,但也在于意志力和耐性。一幅作品要长达一年左右才能完成,一个细节有可能要研究和琢磨无数次,才能准确再现。知难而进,遂于画中学,于学中画。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年过去,现已临摹完成多幅局部和全卷《清明上河图》。所绘之临摹作品,虽说不比故宫专家摹本,但余之优势在民间。尘不掩金,瑕不掩瑜。何哉?其质美也!贵在坚持,兢兢业业,正努力提升自我水平。所临摹之《清明上河图》,虽其出自幽谷,有志迁于乔木。假以时日,必能有大成自在。刘禹锡有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二、临摹的准备阶段

《清明上河图》真迹深藏北京故宫,十年不能展出一次,难见真容。郑伟临摹《清明上河图》,意在复制与再现原画,让民间也有自己的观赏品。

临摹此画,完全按原画尺寸1:1进行,而非寻常放大后临摹,所以难度极大。摹本与原画一样为绢本设色,采用矿物质颜料永不褪色,相似度尽力与原作接近。因此从搜集资料,准备材料,到投入临摹,都要做得尽心尽力。为了能更好地画出全幅长卷,首先试画数幅局部画卷。正是由于做了这些功课,才在实践中探求了方法,总结了经验。如此数年钻研此画卷,临摹与再现,就为能使观者体验原作风貌韵味。

即在临摹画卷后题跋道:

国宝神品藏故宫

谁人有幸见真龙

摹得画卷可一揽

不枉当时翰林功

感谢关注!附上准备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局部作品。

三、谈一谈因《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故宫跑”。

为了临摹好千年名作《清明上河图》,我不断地搜集各种图文资料。可喜的是,在2015年,北京故宫举办 “石渠宝笈特展 ”。对我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能亲眼目睹此图真迹,对我的临摹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

2015年9月12日,北京天气大好,再现北京蓝。早上八点三十分,故宫大门一开,随人群一路狂跑,直奔武英殿。这就是著名的“故宫跑”。比不上年青人,还是排在了后面。几百米长的队伍,缓慢的移动,漫长的等待。十二点到达武英殿门口,又有大约四十分钟才进入武英殿内。结果在里面还要重新排队。下午1点多,终于排到展柜前,心情不由得一阵激动。在一字排开的工作人员监督下,开始观看《清明上河图》。国宝《清明上河图》在高科技的玻璃展柜里真的是纤毫毕现,目测笔触是比头发丝还要细。我把所看到的尽量往脑子里记,神经已经非常地紧张,同时还要避开工作人员用手机拍了几张,很快被制止。我放慢脚步,尽量多往眼睛里进点,估计我坚持了快五分钟,终于被工作人员催促着离开。看了一遍后还想看。又在武英殿内排队,前后看了三遍《清明上河图》真迹,还不想走,就站在远处看整体的颜色效果,结果引起工作人员的误解,找来了安保人员 ……后来再看其它展品时,再也没有了看《清明上河图》时那份心情的激动!

《清明上河图》展出,轰动一时。从此汉语产生了“故宫跑”一词。这说明对传统的兴趣、对文化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故宫跑”可谓当前国人文化诉求的自然流露。

感谢关注!附上我"故宫跑”当日照片共分享:

四、谈一谈民间临摹《清明上河图》的文化自信

谁都知道《清明上河图》的精细,复杂,繁琐及工作量巨大。我选择临摹此画是一条比较难走的路。理性的画家都不愿意做这项工作,认为没有“现实的”意义。我能理解他们,现实世界中有其根源。我相信,他之“理性务实"者与我之“费力不讨好”者,在尘埃落定之后,将各得其所。我认为,如果带着“成功学”理念来搞书画,风险是很大的。而热爱传统文化的“愚己玩家”,反倒能得到更有意义的人生。因此我对临摹《清明上河图》的画家非常崇敬,也渴求向他们请教!

我对张大千是非常崇拜的,当年他临摹敦煌壁画的壮举是我一生的榜样!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我喜欢听京剧。想到中国京剧音配像这一项文化工程,二十年来为祖国的文化事业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京剧艺术的抢救、传留和振兴。一切都基于文化自信。。而我临摹《清明上河图》,从我个人能力论,也算是不小的工程。尽管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仿画出的作品也是在民间展示和赏玩。虽然如此,我也觉得很有意义。在国家级院馆已经把国宝名画重点保护起来的今天,从文化自信和民间观赏品的角度看,算不算为民族文化做了一点贡献呢?我有这个自信。

五、从《清明上河图》,看手工临摹古画的困难与优势

当今科技高度发展,在人工临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古画可以靠仪器复制,称为技术临摹。总体手段不外是扫描复制喷涂之类,经电脑再现到纸绢上。一般认为,看这种画可以替代看真迹。但虽称高仿,实为印刷。这就有了两种思路。其一,古画人工临摹本虽然清晰,但在笔画上,造型上,颜色上,尤其在艺术水平上,不可能与古画一点不差,所以看印刷品为好。其二,认为技术印刷出的画卷,打印效果模糊不清,充满网格与像素点儿,与实际人工临摹相比,在视觉,质感,清晰度,笔触等方面,与绘画实迹的相似程度低,无法找到欣赏古画感觉。

附上我所临摹《清明上河图》的部分图片:

六、谈一谈临摹《清明上河图》的1:1比例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古画这一块,临摹复制是极其重要的。古画的载体纸绢迟早要化为灰烬,虽然古画的保护工作者用尽一切高科技手段去保护。张择端的原作也将不例外。历史上的古画都是通过在唐宋时临摹才传承下来的,真希望大画家中的有识之士多做一做此项工作,免得后人只能看机器扫描出来的像素画。哪还能体验到看画的感觉?

临摹的难度在于真正的仿真复制,无论用料,尺寸,画面都要和原作百分之百的接近。这里包括总体的控制,材料的应用,细节的苛刻,还有浩大的工作量,哪一样也不敢轻视。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宝贵的1:1比例。

如果把《清明上河图》放大了去临摹,绕过原作的精微,降低用笔的难度。可知降低了难度也就失去了价值?为什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会成为国宝中的国宝?亲眼见过原作真迹的人,才会理解张择端之笔下的精湛细致程度!真是叹为观止!所以,按照1:1的比例去完成再现此画,才是价值所在。临摹那些极其细小的笔触,真是一种考验,眼神再好也没有用了,总是只凭着直觉和手感去下笔。当时总会去想张择端是如何做到的,也许是我们后人是无法超越的。

附上我临摹的《清明上河图》细节图片:

七、体验《清明上河图》的宏大与精微

临摹《清明上河图》全卷,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这也是学画必需的决心和勇气,我不相信捷径。 临摹一幅要好久,会耗去许多宝贵的时间。我觉得时间没有浪费,正是因为自己绘画水平低,而传统艺术又是一座高山。学习一下,磨炼一下,又有何妨?!

《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就在于其既精细又博大,这也是为什么此画耐看。《清明上河图》越看越有味儿,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每一处的内容都是一个看点,都是一个故事,看点连着看点,故事连着故事。在临摹过程中,一方面体会着画中博大繁盛的震撼,一方面又体验着方寸之间纤细的考验。我认为这些正是学画的标准要求。没准儿这种磨炼和积累对以后创作大有好处呢!因此,我很开心继续临摹《清明上河图》,尽管现在我的临摹本还很不成熟不完美,只是我研习古画过程中的留下的记录,仍希望能得到诸位朋友的认可。希望能逐步提高水平。

附上几幅我所临摹《清明上河图》总体与细节对比的图片:

八、谈一谈《清明上河图》受欢迎的程度

《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绘画的巅峰之作被奉为“神品”,广为人知,极受欢迎。2015年,故宫举办“石渠宝笈”展览,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只为一睹《清明上河图》为快,汉语产生了“故宫跑”一词,红遍网络。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曾经在日本举办的“北京故宫博物院200选特别展",有200件从北京故宫博物院精选的展品,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中国国宝《清明上河图》。有一张日本展览现场照片显示:在《清明上河图》展室,工作人员手中举着一张写有“入场请等待120分钟”的牌子。说明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成为展览中最大的亮点。

本人虽不才,却对临摹清明上河图情有独钟。为了能亲眼目睹《清明上河图》真迹,在“故宫跑”的体验中排队等待了四个小时,得以在故宫武英殿反复观看张择端的原画真迹,从中汲取营养,用在自己的临摹之上。本人以民间欣赏为指向,经常在朋友间展示切磋,近期在北京展示了所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受到北京市民和艺术界人士的欢迎和赞赏。

九、谈一谈临摹《清明上河图》的功力

《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场面宏大,但因包罗了宋都汴京之万象,内容极其的丰富,而绢素尺幅有限,仅二十几厘米宽,具体到每一件事物,所占据的空间就极为有限。如果临摹时笔墨功力不够,很难施展得开。有一个故事说到古时候有人临摹《清明上河图》,画一只停留在屋角的很小的麻雀,说原作中张择端画的麻雀脚爪虽细逾毫发而清晰可见,仅踏片瓦之一角,由于临摹者的功力不够,结果画得麻雀一只脚爪踩住了两片屋瓦,被认为已失其真。这个故事证明从古到今,已经公认《清明上河图》的细致程度。

这是一种怎样的磨炼呢?五米二八的一个长卷,繁复而且容量大,细密而且关联多。要全局,要细部,要配合。一笔一笔地前行,感觉永无尽头。虹桥头那家十千脚店的房顶,方寸之间,要画上整整一天。

临摹那些极其细小的笔触,真是一种考验,既要靠眼神好,又不全靠眼晴看,一笔下去,只凭着直觉和手感。当时脑海里会浮现故宫中张择端真迹的印象,叹服之余会认为他是我们后人无法超越的。

十、由《清明上河图》再谈“故宫跑”

因为北京故宫展出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汉语产生了 “故宫跑”一词 。人们为能亲眼目睹自己喜欢的国宝,领略古代大师的文化艺术,表现出的迫不及待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之后故宫又数次上演了“故宫跑”,这种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热情追捧,可说是一道文化景观,更是一种境界。

文化和艺术的境界,是要有大小之分的。张择端能创作出《清明上河图 》,就是有大境界的。千年之后,依然能带给人们高尚的气息与蓬勃的活力。

从文化发展、传播的规律看,就有“自视清高”与“附庸风雅”等等小境界。过去有一词曰“象牙之塔”,就是指那种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而小境界永远换不来观赏者的大境界。

当下这种文化热是深植于人们内心的。前年我在北京街头幸运地得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展出《八十七神仙卷 》真迹,当时天下着雨,本以为会很冷清,未想赶到那儿时发现,美术馆内人满如潮,排成超级长龙等待观看。这才知道什么是“热点 ”!《八十七神仙卷》的展出很突然,在现场闻知是把真迹借出来,用运钞车押运到央美,没有炒作也没有太多的宣传,很快结束,很多人竟都不知道 。

可以说这是更大的一次“故宫跑”。我在那儿排队四个小时,如愿地看到了神仙一样的经典名画!我想,文化艺术的发展中,“热爱”本就是一种强劲的动力。这么多艺术界人士不肯错过这参与的瞬间,肯定都是有大境界的。

附上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看《八十七神仙卷》的照片:

十一、谈一谈《清明上河图》原件残损处的临摹

《 清明上河图》原件从北宋传到现在,几经劫难,已经很破很烂了,有多处缺失。看得出历史上即使有裱画高手,也是勉强揭裱拼接。现状是,画面缺损空白,衔接错位处很多。比如开卷不远就有惊跑的牲畜,身体残缺不全,连其周围环境里的房舍物件都不齐全。而全卷中小的残缺更是到处可见。

看一看附图中这匹马的尾部画面的残损。河边店铺旁有行人在喂马草料,这匹马的尾部不见了,画面很生硬地与旁边不远处的成捆秸杆拼接到一起。这种情况在临摹时很难处理。

现在只好先按现状如实复制,力争忠实原作现状。同时也要多作研究,争取以后有能力时,复制出一幅完整无缺损的作品。

十二、简论《清明上河图》的主题

谈及《清明上河图》的画名 ,就涉及其主题 ,在此简论之为:清明盛世,力争上游。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有“盛世汴京繁华说”,有 “清明节扫墓说”等等众说纷纭,各有道理 。《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画 ,必有其主题所在 ,而这个主题 ,是不必揣摩和猜测的 。他应该是明确地摆在那里的 ,只是没有被看出来 。反言之 ,张择端如果画出令人看不懂的图画,那他还算大画家吗?

我认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名所表达的意思与此画主题是一致的 。“清明”二字意为“清明盛世 ”,“上河”二字表示“力争上游”,合在一起就是画的主题 。

通观整幅画卷 ,可以看到张择端画出了一个大场景 ,构图与布局 ,说明了其创作动机与主题思想。主体画面汴河居中,右边衬以郊外风光 ,左边衬以城内景象。因此可见,汴河就是张择端所要表现的舞台,故事焦点就是行船,其主角儿就是船工和纤夫 。

分析的着眼点 ,在于看清楚汴河的流向,画卷是从右向左看的,但在画中,汴河水是从左向右流 ,即向左是上游 ,这是问题的关键 。满载而来的船在激流中逆水而上,船工和纤夫在奋力拼搏,这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同样是船,顺流而下的船在一侧只是起到衬托的作用。画家重点表现的就是那些逆流而上的船以及那些船工和纤夫 ,并通过勇斗激流拼力拉纤等情景,表现出“力争上游”的主题。

以上是我的一点己见,并附上我临摹中的图片,谨供参考。

十三、谈一谈《清明上河图》的细微处的临摹

张择端“本工其界画(见张著题跋)”,所以很擅长绘画生活中的精微细致处。《清明上河图》的尺幅本身就很小 ,宽度只有24.5厘米 ,上面所绘的房屋车船人物已经够小的了。但还有更多的细微处,张择端画得也很精彩。这些细微处,很容易被忽视 。不仅看画的人可能注意不到 ,就是临摹者也会因为漫漶不清在临摹时而遗漏 。即使临摹时已经注意 ,由于其极其细微,想要画好难度很大。

举个例子 ,在图中汴河上游处将行出画面的这一条船 ,可说是《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上最小的一条船了。此船一侧开着一个舷窗,上有遮阳棚支起。本来张择端把这舷窗画得就不大,但在更细微处,可见窗内有一船客在凭窗张望。如此小的人物竟还能画出眉眼胡须,令人不禁感叹张择端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绘画用笔的功夫!

附上我临摹此处的图片,图片处理成怀旧的效果,为显得有些古意 。

十四、汴河:《清明上河图》记录的历史影像

在《清明上河图》上 ,我们看到了水流湍急的汴河 。张择端把汴河呈现在画面之上 ,成就了《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历史价值 。因为在古时汴京的所在地 ,即今日的开封,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条河的踪影了。

汴河其实是一条人工河 ,开掘于隋代 ,名为通济渠 。在宋代是往汴京运送粮食等物资的重要通道,在皇帝眼中被视为国家的命脉。随着北宋的消亡 ,汴河失去管控逐渐淤塞干涸。沧海桑田,千年过后,人们只能在《清明上河图》中观赏此河风貌了。

这是张择端的功绩,堪比司马迁写出《史记 》,张择端用画笔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影像 。

附上我临摹中的汴河图片:

十五、《清明上河图》:歌颂劳动的史诗性作品

本次临摹《清明上河图》,近日完成了最中间的一段,这是全画的中心 。画面主体表现的是汴河上的民众劳工。感到张择端真是很伟大的古代画家 ,他能在封建时代把劳动人民放在显要的位置,而使《清明上河图》成为歌颂劳动的史诗性作品 。

在此谈谈我的一己之见 。各种资料显示 ,《清明上河图》成画之后 ,受到徽宗皇帝的赞扬 ,题字钤印,以示褒奖 。但是清明上河图最终并未被编入宣和画谱,这可能与张择端太真切地描写歌颂了劳动人民,与宫廷画格格不入有关 。

附上新临《清明上河图》的图片:

十六、简谈《清明上河图》研究中的狭隘性和庸俗性

从正确的艺术观来看,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要高于生活。这两点,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已经做得很好了。

为了画好《清明上河图》,他从生活中大量地收集素材,然后进行选择、提炼、使用,为绘画主题服务,从而实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很多研究者把《清明上河图》这种境界狭隘化和庸俗化,把研究引向了歧途。

其一 ,狭隘化 。

狭隘化是将艺术品《清明上河图》生硬地往“历史真实记录”上套,一切都参考《东京梦华录》等史籍资料,要求此画必须原模原样地反映当时实情。在研究中针对画中诸多细节去分析、推理、判定,俨然是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大数据分析 。如果发现画中在时间、季节、衣着、劳作、工具、用品方方面面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历史教科书”的标准,就对此画的内容、主题、创作时间、甚至对此画作者是谁都产生怀疑,然后长篇累牍地评说,并以此作为研究成果。

其二,庸俗化。

庸俗化者,缘自有史以来民间通俗文学喜欢的穿凿附会。把《清明上河图》想象成一部武侠小说或江湖异志。 臆想着画中存在着多少秘密,暗藏着多少玄机,寄托着多少寓意。有的甚至还把张择端上升到某种政治高度,说张择端在画中对北宋王朝统治提出了什么预警,骇人听闻。

我个人认为,《清明上河图》它只是一幅画,属于艺术范畴 。给它强加上一些非艺术范畴的东西,这种态度完全脱离了“艺术真实”的理念,是不可取的。

附上我临摹中的《清明上河图》图片:

十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与当时宫廷画格格不入?

《清明上河图》画成之后,尽管深受徽宗皇帝的喜爱 ,最终却没有被编入《宣和画谱》,而是被献给了向太后 ,成为向氏家族的收藏 。

《宣和画谱》,收入了徽宗朝及前朝画家231人的作品总计6396 轴,分20卷,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蕃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它是在徽宗皇帝组织和参与下,由宫廷文人画士集体编写而成,画谱编辑对宫廷院体派画家和文人画家的倾斜性是明显的。从表面上看,《清明上河图》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画科,很难被选入此画谱。

实际上,《宣和画谱》反映的是宫廷画家和文人画家的审美思想,虽然也非常强调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可毕竟是为皇帝所代表的宫廷贵族阶层服务的。它也要求绘画要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审美理想,但在人文上,至多能达到重视画家人品修养的高度,这种境界限制是封建社会之时代所决定的。这是深层次的原因。

《清明上河图》用艺术形式正面表现了包括民众最低层的社会民生,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民性明显超前于所处时代,自然与宫廷画及当时崇尚的人文艺术标准格格不入。

附上我临摹的《清明上河图》手卷图片:

十八、临摹《清明上河图》应从效果出发去确定方法

感谢各位关注。现在开始临摹《清明上河图》的第三个部分。我是用我自己的处理绢的方法来临摹的,可能与别人有区别,也许与传统有区别。

传统,是已建立的处理事情的一种方式,好的传统是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临摹古画也一样。从逻辑学角度看,传统可被视为一套日积月累的先例总和,但是也不拒绝新的经验之加入,这接近于吐故纳新。

我的临摹方法,是我根据自己方方面面的条件选择的,更是为满足用绢用墨并保证质量效果而确定的。说得具体些就是为了让笔墨真正能透进绢中而不脱落。做一件事情,到底采取什么方法完全取决于其目前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分析实践中能否达到目的就遵循传统习惯做事,我们就会成为传统的奴隶。临摹古画也是一样。

十九、谈一谈临摹《清明上河图》的精细要求

前文说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包罗了宋都汴京之万象,内容极其的丰富,而绢素尺幅有限,仅二十几厘米宽,具体到每一件事物,所占据的空间就极为有限,细致的程度就可想而知。画者张择端笔墨功力相当强,其笔下精微线条无处不在。这在临摹时就是一种考验。

画中,在即将进入汴京城里的大街旁,搭一处凉棚,这是个卦肆,即算卦的摊子。算卦先生端坐案前,正在为求卜者占卜。画中可见,凉棚的檐上挂着三个招牌,分别写着“神课”“看命”“决疑”。这六个字写得很小,两毫米见方的小字,笔画极细。临摹时要把这六个字也临摹得很像,并且要做到是写字而不是画字才有神采。

卦肆左侧临街有一座官员的府第,大门口有吏卒在休息。门两侧的墙上靠放着旗枪伞等物件。应该是为官员出行时打旗张伞,护卫开道所配备的仪仗。有一侧放着两杆枪和两杆旗,杆子画得很细,又是双钩画的,线钩得极细极细。每一个杆子的两条细线,既要画得直,又要平行,还不能粘连了。所以也要先把它搞定才放心画其它内容。

二十、《清明上河图》的细部其实是很清晰的

细看《清明上河图》,在场面描绘宏大厚重的同时,绘画细节笔触也是非常细致清晰的。据有关人士的粗略统计,画中共描绘了800多个人物,另外有很多马、牛、骡、驴、猪等牲畜,还有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等,各处笔触都清楚可人,都真实体现了宋代的风貌。

在临摹《清明上河图》过程中,我感觉对此名画的认识还有待明晰,也不必在未看清细部笔触之前就争论真伪,争论水平高度,争论临摹复制的作用和意义。其实伟大的作品,就是因为其伟大,才那么伟大的。只要仔细看一两笔的细部描绘,所谓的排除法自然会起作用,也省去很多争论。因此说,还是要用高清的细部图片说话。

附上我临摹《清明上河图》的细部图片。

二十一、如何“分分钟”说清楚《清明上河图》的前世今生?

张择端在北宋翰林院供职,画出《清明上河图》后,呈交内府,此画进入皇宫。徽宗皇帝短暂收藏后将画赐给了向太后的家族,后因北宋靖康之难,此画流入金国,流落民间。元朝建立后被收入皇宫,却被宫内装裱师调包盗出,再次流落民间。辗转易手,直到明朝,此画落入重臣严嵩之手。在严嵩被抄没家产时,此画第三次进入皇宫,又被太监冯保盗出,居为己有,后不知去向 。直到清代嘉庆年间 ,在抄没官员家产时,此画第四次进入皇宫。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十分珍视此画,随身带到长春伪满皇宫 。1945年东北解放,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 ,此画即被存放在沈阳的东北博物馆,最后由杨仁恺先生鉴定为《清明上河图》真迹,拨交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十二、一张图,让你看懂《清明上河图》的千年传序!

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问世千年,它的流传有序证明了它是张择端的真迹,如何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它的流传顺序,现在有办法了。一张图,让你看懂《清明上河图》的千年传序。(原创:观海楼主郑伟)

二十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的良师益友姜斌先生从沧州前来相聚,看了我的摹本《清明上河图》。之后微信发来评语,我非常感谢他,今转发到头条,与君分享:

在北京潘家园,去拜访郑伟先生,本人有幸拜读了他摹本实迹《清明上河图》。此摹本与原作一样是画在绢面上的,完美的1:1的比例,极为精细。它由三部分组成,尚未装裱,素颜素面,总长有五米多。是其倾十余年心血研究清明上河图推出的宏篇巨制。同时本人也对郑老师创作脉络有了一些接触和了解。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细看郑伟老师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原作的精彩,其涵盖内容宏大厚重,绘画笔触之精微细致,在仅有5米多长,24.8厘米宽的画幅里,共描绘了800多个人物,以及很多牛、骡、驴等牲畜。画中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都真实体现了原画的风貌特征。从民间欣赏的角度看,摹本不仅有艺术价值,也有社会历史价值。 我也是自幼学书画,深知临画此类古画甚难,何况是“第一巨制”的《清明上河图》。临此图最难点还不是精深的国画技法,最难的是画家具有极精深的国学知识,和中华艺术精华喜爱,理解,和浸润。我曾见过有深入研究清明上河图学者的介绍,讲此图每一草一木,一人物,动物,器物门面等等都有出处,与历史实迹高度契合,对研究中国文化艺术高峰之称的宋代历史,有巨大的参考证明价值。我能想像得到,郑老师在屏气凝神手临正制的过程中,已经将自然的灵魂溶入了画卷中,如同身临其境倘佯在东京汴梁城中!每一次进入临写状态就是一次身心与大宋的深情对话!钻研此画,不亚于历经九九八十一磨炼的长途践行。对于传统文化的民间爱好者,这种执着追求,就是为中华文化艺术再添风彩!

本人自己虽然浸淫书画数十年,自视眼界不低,仍然震惊不已,深深叹服!今略抒己见,与诸君共享:

故宫有国宝,倾国亦倾城,清明上河图,传世于北宋,圣手张择端,丹青鬼神惊,沥血创伟作,呕歌汉文明。民间有摹者,谦谦君子风,慧根崇国粹,天赋尚丹青,痴艺研书画,技渐入佳境,立志循古迹,清明上河行,十年磨一剑,跃跃欲试锋,梦里悟古道,厮磨在故宫,临摹几多苦,沐手燃孤灯,苦辣酸甜味,春夏与秋冬,声与古人对,沟通在心灵,循河闻喧嚣,倘徉汴梁城,酣醉在酒肆,置身于市井,梦回大宋时,痴迷忘返程,愿共高士隐,俨然越时空。足下千里行,摹本功竞成,拜读大作处,神技吾辈惊!中华文明扬,绵绵有传承,再制建奇功,定当堪美名!

姜斌有感郑伟先生临摹重制《清明上河图》(2019.7.23)


观海楼主感谢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