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奏折三(6)【767】2024-4-2
评点:这道折子太出格了
看完这道奏折的译文后,不知读者诸君是如何想的,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想的是:这个礼部侍郎怎么可以这样大胆,这样较真,这样冒犯?莫说那是个皇上神圣不可侵犯,他的一时之怒就能让别人掉脑袋的封建时代,即便是当今民主意识昌行的年月,你对那些握控你的命运之权的上司也不能如此不敬呀!曾氏的这道折子实在是太出格了。
出格之一为指责过头。这道奏折名为“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实际上“圣德三端”只寥寥数笔带过,而文章的绝大分量则落在“流弊”上。(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端或指某事引起的坏作用)粗略地统计,在三个流弊的帽子下,曾氏列举了登基才一年零三个月的新皇帝,在用人行政上的失误多达十三处。既有关于一个大臣处置不当的闪失,更有眼下广西兵事办理不妥的大错。为了说明自己立论的正确,居然罗列君王的许多失误来衬托,岂不太过了头吗?
出格之二为小题大做,比如奏折所指的第三端,即“娱神淡远,恭己自怡,旷然若有天下而不与焉者,此广大之美德”,这本属咸丰个人的心性方面的特征,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但曾氏却要将它与“厌薄恒俗而长骄矜之气”联系起来,还要加上一句“尤不可以不防”!
出格之三为借题发挥。比如奏折所指的第二端,说的是咸丰帝好读古书,娱乐上也仿照古人。曾氏在肯定皇上的“好古美德”之后,笔锋一转,说这将导致“徒尚文饰”的流弊出来。“好古”怎么就会导致“尚文饰”呢?古人中提倡朴实的也大有人在马!曾氏无非是要皇上去掉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毛病罢了,无从切入,便只有从皇上“好古”来说起,颇有借题发挥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