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 HPV 疫苗之后,真的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吗?效果到底有多好?
第一批打 HPV 疫苗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今年 11 月,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真实世界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是来自英国一项跟踪了 13 年的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发现 16~18 岁接种的,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有效率为 34%,预防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的有效率为 39%;而如果是 12~13 岁时接种的,这两个数字分别高达 87% 和 97%。
也就是说,在英国的 HPV 疫苗接种计划开始后,年轻女性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病率显著下降。
尤其是 12~13 岁就接种疫苗的女性。这几乎消除了英国 1995 年 9 月 1 日以后出生女性的宫颈癌。
这可能跟 HPV 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有关。研究表明在性活跃年龄之前开始接种 HPV 是最有效的,因此目前许多国家的推荐初始接种年龄都是 12~13 岁。
除了英国的研究以外,瑞典去年也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这是瑞典对超过 160 万女性十几年的跟踪结果,发表在去年10 月 1 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该研究统计不同人群每 10 万人的宫颈癌发病人数。
图中的橙线是未接种 HPV 疫苗女性,蓝线是在 17~30 岁之间接种的,绿线是 17 岁以前接种的。
结果和预想的一样,HPV 疫苗接种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并且越早打越好。接种 HPV 疫苗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下降了 63%,而如果在 17 岁之前接种疫苗,发病率下降幅度更是高达 88%。
当然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
比如这两个真实世界研究里用的多是 2 价或 4 价 HPV 疫苗,而现在保护力更高的 9 价疫苗已经上市;
再比如观察时间还不够长,首批接种者当时十二三岁,现在也才 30 岁不到,还没到宫颈癌最高发年龄(45~55 岁),因此结果可能不够精准。
但英国和瑞典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都非常清楚的表明:接种 HPV 疫苗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早接种,对宫颈癌预防越有效。
HPV疫苗,你接种了吗?如果你还在犹豫或者观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AOGIN研究委员会主席赵方辉教授对于HPV疫苗接种年龄问题进行了解释:目前中国市场上有超过700万剂的进口HPV疫苗到大陆地区,其中超过90%的接种者是成年女性。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大家对HPV疫苗接种的认识存在误区。
二是中国女性HPV病毒感染状况流行。中国女性感染高危HPV趋势有两个高峰,一是15-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岁左右。赵方辉分析指出。而另一个原因是目前HPV疫苗属于自费接种,因此成年女性有更好的经济能力做支持。
目前国内HPV疫苗接种的人群更多是成年女性,这其实已陷入误区,“对成年女性来说,其实更建议进行定期宫颈癌筛查。”赵方辉教授强调,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倡导各国:15岁以下女孩接种HPV疫苗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35岁-45岁成年女性接受有效的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要达到70%以上,筛查之后有病变的妇女至少90%以上需要做合理治疗和合理管理。“从HPV疫苗、宫颈癌筛查到病变治疗三面全方位的干预,才能够把宫颈癌发病率降下来,并最终消除它。”
但是,宫颈癌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
宫颈癌疫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1. 有疫苗接种过敏史的人,要仔细核对自己是否对疫苗成分过敏。
比如:对蛋白质过敏不能接种二价HPV疫苗,对酵母过敏不能接种四价HPV疫苗。
2. 正在备孕or怀孕了,最好妊娠期结束再接种,或者推迟备孕计划。
如果备孕或者怀孕中,最好等妊娠期结束后再接种,哺乳期女性接种时应谨慎。
如果打了一针or两针,发现怀孕了,不需要终止妊娠,但是需要推迟剩余疫苗的接种时间。
3. 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
4. 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