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也认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但是现在发现无论我走到哪里最想回去和最想留下的还是自己那个家!房子不大,没有华丽气派的装修,甚至有些简陋,有些杂乱,但是离开太久了还是想回去看看,想念爸妈,想念家里的粗茶淡饭,想念故乡泥土的芬芳,还有夜晚天上闪亮的星星,还有那洒在地上的月光。
“留不下的远方,回不去的故乡。”有些无奈和心酸,但同时也有着对远方的期许和希望。地方从郑州到合肥,再从合肥到上海;身份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从研究生到职场菜鸟;宿舍从四人间到三人间,再到两人间,初入职场时,住在公司宿舍堪称蜗居的三人间,后来总想有自己的空间,可以自由安排饮食起居,于是就和同事合租了两室一厅,想想在这里已经住了一年半,也预感到了下次搬家。人也总是很贪心,想要住的舒服,住大一点的房子,可以做饭,除了卧室之外还想有其他活动的空间,不会互相打扰,有时候会萌生一个人租一个房子的打算(不过考虑上海房租太贵,还是想想而已吧!)。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消费升级之后就很难降级了?
周六早上,一如既往像平时上班一样七点左右醒来。刷了手机,听着音乐,让自己缓慢的进行着起床后的一系列活动,看时间时发现今天是白露,于是脑海里闪过一些与白露相关的词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些话语让白露这个词语锦上添花,对这个词语有种莫名的好感,甚至觉得名字那么难起,家人当初为什么不给我取名吴白露呢?这样看来也是觉得少了些美感和雅致,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吧!名字只是个代号而已,就让“白露”不要沾染了我的俗气。

不知不觉间就这样让时光在指尖流逝,今天给自己的安排是学习圈外课程,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学习工作相关的东西,因为办的网络不给力,电脑好久连不上网,上午时间也过去了许多,最后决定在家吃了午饭出门。就在自己懊恼让时光流逝的时候,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不可以在家里学习看书,明明也无人打扰,可是就很难达到很好的状态。房间不整洁吗?卧室空间狭小吗?有太多无关的东西让我分心吗?在那个房间里思绪总是纷繁,有时候飞的很远,这些都达不到我在咖啡馆阅读,思考的心流体验。于是想想有个自己的房子有多重要,如果是两室一厅,有个房间用来做书房,书房里只有简单的陈列,剩下的就是留白和看过的想看的一本本纸质书,咖啡或者热茶,会心时随手勾勒几笔。房间要有大大的落地窗,可以铺上毯子,席地而坐,偶尔享受慵懒的时光。客厅里只要摆放沙发,可以让人舒服的或坐或躺,还有空间摆上垫子,偶尔做些Keep运动。想到这里,感觉自己思绪又飞了很远很远。这些是我应该有个自己的家,有个自己随心所欲的小窝的最好的理由了,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有点理想化的偏安一隅。可能我只想要一个休息之外的空间,那个空间只有简单的布置,舒服的桌椅之外没有其他杂乱而多余的物品。咖啡馆对我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因为这个缘故,去探寻小众咖啡店,经过店主人精心布置的房间,似乎也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趣味。
生活总是平淡的,在平淡中也有妙不可言的地方。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一些选择到是逐渐清晰了些,知道早睡不熬夜;对烧烤等重口味的东西也尽量少碰;少吃冷冻的东西,不然姨妈来时会痛;尽量让自己多吃一些水果,偶尔熬些粥,就算少吃一些,一日三餐也不能免。也知道了自己在增肥,许久不运动的身体会感觉乏力,精力也有些不足。倒不是觉得自己老了,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可用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会想更多的放在一些让自己舒服的地方,有时孤独和自由也是一种选择,或者去做一些从来没做过的事,把自己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在人群中也可以喧闹。过往已不可追忆,那些曾经的遇见和别离,还有再也没有的再见,都让我懂得珍惜,也教会我成长。总是很感恩所有的遇见,也曾懊悔自己在彼时彼地没有很好的应对,最后或熟悉或陌生的我们都散落在天涯各自的一方,所有的生活既是过往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愿我们最终都获得圆满,拥有自己小确幸的生活,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磨难,而是苦乐并存。我们都一样也都不一样,所以愿你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我也要去喝炖了几个小时的乌鸡汤了,是真的鸡汤哦!^_^……